周天明周天星负责照片北楼一楼和二楼的孩子,乐善带着李家小哥哥照顾南楼的所有小孩。
乐韵手快,从把竹筒鸡从竹筒里取出来再到切块后装盘,一般在一分半钟来完成。
再加上三个帮手,几十只竹筒鸡很快就化整为块。
改刀后的竹筒鸡,再淋上一勺热腾腾的特制料汁,即可上桌。
小萝莉再用碗勺大锅炒好的酸辣猪肝猪心。
猪肝以前很受欢迎,近年来因为某些专家说啥啥吃了会咋咋样,它的地位也直线下降。
因为猪肝在很多地方的发音跟“利钱”相似,喻意好,所以农村逢宴必不能少它。
蚁老岩老黎先生又化身端菜工,往各席送菜,最先上桌的第一道菜就是竹筒鸡和猪下水。
当后厨上菜,负责看护小伢崽的周天明周天星再去提来装筷子的篮子,给小朋友们发放筷子。
小朋友们拿了筷子,正式吃饭。
小孩子们心思活跃,且单纯,就连美味的竹筒鸡也堵不住人的嘴,很多伢崽边吃边叭叭,格外热闹。
小伢崽们开席,周天明周天星再拿去提茶水,为每桌的小朋友们倒杯温水,每桌放一包抽纸,哪个小朋友用手抓了肉,可以拿纸擦油渍。
小朋友们吃上了,基本就不用时刻看护,周天星周天明再去南楼,为南楼的小朋友们添茶水、送纸巾。
蓝三黑九和乐爸周秋凤为每桌的小朋友呈上米饭,再回后院去端菜。
周村长和周天星周天明乐善李承启仍掉看护孩子,周村长是总巡,他在南楼与北楼来回转场,嘱咐小伢崽们吃慢点。
蚁老几个上菜送上两道菜后,再上莓菜扣肉炒海参。
扣肉和海参、酸炒猪心用小碗装,仅竹筒鸡用大碗装,另三个小碗分列大碗四周,也把一口锅挤得满当当。
出了四道菜,乐韵开缸,提出焖羊改刀。
有刀工好的蚁老岩老和黎先生帮切菜,乐爸周秋凤就不用上场啦,夫妻俩打了米饭送到南楼北楼,帮看护一下伢崽们。
小朋友们吃了一阵,每桌都把竹筒鸡瓜分光,其他的菜也吃掉了大半的时候,焖全羊及时上桌。
焖全羊香气馥郁,也成功的堵住小伢崽们的嘴,都忙着吃肉,再没空边吃边叭叭说话。
继焖全羊后又有卤猪耳朵猪头肉,还有炖猪蹄、鱼,最后就是一道解腻的青菜和圆丸子。
圆丸子一上桌,也代表着菜上齐啦。
小朋友们也敞开肚皮,尽情地想吃啥就吃啥。
菜上齐了,乐韵洗净手,去存放糖果的房间把糖果零嘴按顺序排列,再去各个地方看看伢崽们。
乐家为正月初的一顿午饭,忙碌了几天,实际上小伢崽们不到四十分钟就吃完了。
大大小小的伢崽们吃得很饱,每桌都有剩菜,无一例外的,每桌的竹筒鸡和焖全羊全光盘。
不顾严寒跑来乐家拜年的小伢崽们,吃了好东西,个个笑得甜滋滋的。
而且,他们特听话,吃完就把碗放桌面,自己拿纸擦干净手手,仍旧乖乖的坐着,没到处蹿。
转一圈下来,确认小伢崽们吃好了,乐韵让小朋友们等着,自己和帮手们先将锅端去后院,再去搬糖果分发。
蚁老岩老黎先生、蓝三黑九和周天星周天明全是跑腿工,就连周村长也没例外。
乐爸周秋凤则搬箩筐收碗筷。
乐韵扛着一只装爆米花的箩筐,给小伢崽们分爆米花,告诉他们拿到零食后先别急着回家,等她喊时再到排队到门口领另一样零嘴。
一群伢崽们一声声的“知道啦”“好呀”的回应声震耳欲聋。
在乐家吃饭的小伢崽们美滋滋地坐等收获糖果零嘴时,从各个方向赶至九稻乡街进梅子井村的路道口的人和车也越来越多。
有的骑摩托车,有的开拖拉机,有的开爬山王,有的开着带棚的电三轮车,还有轿车。
轿车、爬山王和电三轮车的车轮上装有防滑链,有些摩托车也装有专用防滑链。
乡街与相邻村的人多是步行,到达去梅子井路道口的区域,在行道上等。
车辆在乡街的两侧排起长队,人也在梅村路口前聚集,认识的,不认识的,互相聊聊,或扎堆抽根烟。
在打招呼前,除了互道新年发财之后的第一句话,要么是“接崽啊?”,要么是“接孙崽啊?”。
多唠几句,也会问问你哪村的他哪村的。
随着人越来越多,那场面跟学校每逢开学季一样的热闹。
等着接伢崽的家长们延颈鹤望,在乐家的伢崽们却是丝毫不知,他们开开心心地接收着零嘴。
零食发完,每个小伢崽都有一大捧。
小伢崽们自带袋子,用袋子装着吃的。
分发完零嘴,乐韵带着帮手返回北楼,把几只箱子搬到大门口,喊一楼和二楼的的伢崽们排队。
小伢崽们提着自己的零嘴,依次排队。
伢崽群排成两列,从堂屋向外走,在门口领另一份零嘴。
最后一份零嘴是水果——荔枝。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