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万与天业的戴总都特意和韩试打了电话,顺带商议改天办一个庆功宴,差点对韩试热情到了过头的地步。
韩试婉拒了。
不是有意不给两人面子,是因为小姨郑郁雯的孩子出生了。
没有把戴总与埃万两人口中的万分遗憾放在心上,听听就好,韩试在郑郁雯进产房的当天,就赶去了医院。
然后刚到医院,就遭到了等在产房门口的几位长辈的一致嫌弃,韩妈最直接:“你来干什么?”
咦。
好像是没自己啥事,瞎激动个什么劲。
家人焦急的等待中,郑郁雯顺利地生下了一个女孩。
取名周悦雯,周延早就想好了。
含义不言而喻,外公外婆看周导的目光都盈满了笑意。
新生命的降临,让所有人都特别高兴,郑郁雯见到韩试的第一句话却是:“你连个礼物都没带?”
韩试一窘,外婆已瞪了郑郁雯一眼,郑郁雯心累到不想说话,看样子家庭地位这一块,永远没有动摇韩试的希望了。
连小宝宝都无法匹敌几位老人对韩试的宠爱。
……
“我做长辈了。”
柿子们看到爱豆的微博更新,第一时间点了进去,就看到了短到令人发指的五个字。
但爱豆在五个字里面的喜悦之情,乃至一丝嘚瑟之意,柿子们一眼就看穿了。
同时不忘专业捧场和调侃:“恭喜恭喜,我家柿子成小大人了咩。”
糊弄孩子似的语气是什么鬼,韩试心情好,打算大度地不计较。
然而秦沐雪的电话戳破了韩试的自欺欺人:“醒醒,小姨的女儿是你表妹,你现在顶多就不再是家里唯一的小辈了,辈分可没长。”
呃,闹乌龙了。
在家里人发现微博之前,韩试默默地点了删除,留下手机前一堆原地凌乱一头雾水正讨论得欢的柿子。
在家里呆了几天,《少年的你》低调开拍了,连开机发布会都没办。
韩试打算去剧组探个班,再回学校开始弄毕业论文的事时,顾小海登门了。
顾小海带来了两个好消息。
一是《小王子》的书籍在埃万的电影上映后,海外销量又有了新的突破。
二是《我的祖先》三部曲同时入围了今年的毛盾文学奖和炎黄文学奖的长篇小说奖提名,近期内就会正式对外公布。
据作者出版社的内部推断,《我的祖先》三部曲获得世界级别与诺奖齐名的炎黄文学奖的希望不大,但获得毛盾文学奖的可能性八九离不了十。
毛盾文学奖历来偏爱一些有现实意义或思想深度的文学作品,《我的祖先》三部曲在后者上当之无愧。
韩试猜顾小海不单单是特意跑芙蓉市来报喜的。
果然。
说完了两件事后,顾小海就转达了于秋阳对韩试加入作协的再次邀请。
韩试沉吟了片刻就摇头:“替我感谢于老师的厚爱,告诉于老师改天有机会我当面解释理由。”
顾小海万分不解,劝说了一阵见韩试不为所动,只能暗自感叹或许天才的脑回路就是与自己不同。
最后才是顾小海上门的主要目的:“柿子,有新书了没?算一算,离你的上本书出版都过去两年了。”
“你的书迷都快疯了,整天在我们出版社官网上留言,让我们催一催你。”顾小海幽怨地说。
真正快疯了的是作者出版社。
两年里韩试又是开演唱会又是出专辑的,就怕万一以后都专注于娱乐圈的发展,没了写作的念头,出版社的领导们都没地方哭去。
生活如此的艰难,出版社能挖到一个有口碑又有市场,能源源不断赚钱的作家,可太不容易了。
如果韩试放弃了写作,作者出版社估计又得掉回原来的惨淡光景。
好想继续滋润下去,少年,努力码字!
顾小海看着韩试淡然的神色,差点忍不住大声疾呼。
“今年是没戏了,我得准备毕业论文,没足够的精力去写书。”韩试笑了下,也没说还在忙着拍电影,在顾小海绝望的眼神中又补充了一句,“下学期看看,我也不想长时间远离了写作,会手生的。”
尽管不算保证,但总比看不到希望好,顾小海离开时整个人都是欢快的。
家里人对韩试又一次拒绝了作协的邀请,反应很别致。
爷爷奶奶说祖上三代都是农民,文学的事情搞不懂,孙儿开心就好。
韩妈瞪大了眼睛:“宝宝,你最近是不是飘了,国家作协呢,你说不进就不进?”
韩试苦笑,老妈的价值观特朴素,就是官方的天然高大上一层,典型的小老百姓思维。
每次韩试参加官媒的活动,韩妈就总比别的时候骄傲。
“妈,以后家里只有一个人是宝宝,悦雯,不是我了!”韩试只能蒙混过关。
韩爸就很平常地询问:“儿子,可以跟我说下你具体的想法吗?”
“爸,你想听高级的,俗气的?”韩试笑着点了下头,抱着坐在韩爸对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