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茹不等韩试询问,把前因后果都给交代清楚了。
“文宇哥会跟我一块上春晚?”韩试一边惊喜,一边不由惭愧了一秒。
作为老板,旗下艺人登上春晚,这么重大的事情自己竟然一无所知。
“不是,刘文宇没有受到邀请,是央视的网络春晚上,会用《少年》作为一个合唱节目。”李茹摇了摇头,“具体的细节要问刘琉,但总归对刘文宇来讲是一件好事,看刘琉怎么运营了。”
把合唱节目与原唱挂上钩,使之众所周知,才有让刘文宇蹭一波的空间。
“专辑收歌顺利吗?”韩试点点头,又问。
“刚放出风声,收到了一些,至于质量就看文大叔怎么说了。”李茹一笑,“老板,别急,刘琉肯定会来找你要歌的。应该是看老板你近段时间太忙了,加上一口气写了十几首歌出专辑,才暂时忍着没开口。”
韩试无言。
同为经纪人,刘琉就比金哥手腕强出了几分,要歌时从不含糊,一有时机就快准狠地出手。
从发展上来看,刘文宇显然也比信仰的痛苦乐队好了不少,现在是第二次拿到热门综艺的资源了了。
信仰的痛苦从《乐队》之后,就没有什么大点的动作了。
给刘文宇的新专辑写一两首歌是肯定的,韩试在刘文宇的生日会时就当面承诺过。
不过韩试同时若有所思。
一个人的精力有限,脑子里的歌用不完,韩试本身也没有吃苦耐劳的觉悟,以后或许应该尽量给刘文宇和乐队歌曲上的支持。
当个负责任的老板,让员工替自己多多赚钱。
轻松之余,又能实现在福利院时兴起的想法,帮到像赵书永一样的人。
……
随着韩试专辑《歌颂者》正式上线的日子越来越近,网上相关的讨论度就越来越高,都不用李茹的小号去带节奏了。
柿子们成群结队地算着倒计时,晒着预购数量,刚写完《消愁》乐评的营销号与乐评人,尝到了蹭韩试热度的甜头后,更加虎视眈眈,蓄势待发。
像跟随大流先吹一波,就属于低级手法,除了吸引一小撮柿子们点赞和顺手关注以外,都翻不起几朵浪花来。
也有极少数的人,故意看衰专辑或者跟网友们唱反调,被骂同样是流量,总归比做一个无人问津的僵尸账号要好。
有些人的段位就相当高,留下一些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的评论,有了争议就有话题度,蹭的姿势对了才有可持续性。
比如一个名为歌手刘镀的博主,发的微博就值得考究:“别人出一张专辑半年,我出一张专辑至少三年,有时一首歌就得精细打磨五六个月。听圈里的朋友说,韩试仅用半年就完成了一张专辑的创作,并且质量极高。只想说太厉害了,实名羡慕,跟大家一起翘首以待中。”
就很有水平。
暗地里好像有怀疑韩试出专辑的时间太仓促、水准与用心程度未必靠谱的意味,明面上却是跟所有人一样的夸奖与期待,关键不忘抬自己一手,巧妙地提到自身对于专辑的认真态度,三年的筹备可谓诚意满满。
可惜网友们并不买账。
“亲,你蹭热度之心路人皆知,快溢出屏幕了!”
“为了上头条真是伤尽脑筋,我十分欣赏你。”
“有这功力去学学柿子写歌的本事不好吗,万一你也能做到呢?”
虽然嘲讽的人不少,但刘镀的目的达到了,不仅感受到了作为八线歌手前所未有的受关注度,也成功赢得了一小撮不明底细的网友的好感,并非彻彻底底的一面倒。
让网友们大跌眼镜的,是刘镀接下来的操作。
类似的微博不计其数,网友们乐呵了一阵就撤了,可隔天刘镀又发了一条:
“我只是有所感慨罢了,真不是蹭你的热度,叫你的粉丝别抓着我不放了@两个韩试。”
简直亮瞎眼。
柿子们都气笑了,到底是谁不放过谁?
早就没搭理你了,你自个儿蹦跶出来的好么。
可柿子们也清楚,对这种狗皮膏药,真没什么好办法,越回应越蹭鼻子上脸。
只能强忍着视而不见,不给贡献流量让其自然消失。
骂起来搞不好反而会给爱豆招黑。
心里窝火的柿子们,不约而同念起了一句台词: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很多时候,不要脸确实比要脸强大。
韩试得知后照样无可奈何,只能听从李茹的宽慰——有人蹭说明很红。
红有红的好处。
在得知韩试有意在燕京举办一场签售会后,燕京很多大型商场就主动联系了李茹,场地问题不仅很快解决了,并且只收了个象征性的费用。
到达燕京后,韩试先与章山见了一面,敲定了春晚的演唱曲目。
不是专辑里的歌,而且不是新歌,让章山略为失望,不过也并没有太纠结。
《夜晚中最亮的星》。
韩试是在福利院时看到了赵书永明亮无暇的眼神,回来后难以释怀,就决定好了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