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尔维诺将之归结为内心的志趣,韩试理解为本心的选择。
不被世俗的价值观所裹挟,不被感官和肉欲的满足所左右,不被他人的评价和议论所影响。当抚平欲望的涟漪,拂去心头的尘埃,脱离大众的狂热,生活的窘迫,和被他人认可的渴望时,一份平和的、超脱的、充满力量的追求。
韩试自认是个有点志趣的俗人,又是个惫懒的性子,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许多年以来,我为一下连对自己都解释不清的理想而活着,但是我做好了一件事情:生活在树上。”
“一种包容一切而不能用语言说清的东西,只有像他那样身体力行地去体验,只有像他那样一生至死都我行我素的人,才能给大家做出贡献。”
柯希莫和卡尔维诺的两段自白,让韩试沉思过不知多少次。
无数人活了一辈子同样不清楚在为了什么辛苦忙活,书中对于内心志趣也是模糊的,可是能够做好一件事就已经是不可多得的人了。
从书里的结局来看,柯希莫并没有实现自己的内心志趣,他所要创造的理想国,想要拯救的人们,乃至他自己的爱情,都全然没有实现圆满。
“翁布罗萨不复存在了。凝望着空旷的天空,我不禁自问它是否确实存在过。”
存在的意义,韩试想是不能以结果作为导向的。遵循内心的志趣,遵守自我的规则,以良知和能力的上限,尽力过好这一生,这便是在虚无主义笼罩下,无意义的存在里,所能争取到的一点意义。
不然活着反正会死,何不躺平了等待呢?
韩试恍惚想起了前世的种种,上一辈子存不存在都似乎无关紧要了,当下才是值得珍重的。
于是韩试晃了晃脖子,跳进了游泳池,先享受了半天日光浴。
喜欢文娱试玩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文娱试玩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