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桂有了一个神奇的想法,如果推动一下那书简,是不是可以引出神话物品。
这不是没有可能,因为儒家创始人孔子是学于老子的。他学的是什么?当然是道与理了。
如果以大量的信仰推动,是不是可以勾通暗域中记载的孔子学道?
不需要太多,哪怕只是有可能,就值得朱桂去做了。
甚至幸运的话,这完可以摆脱世界的压制。濒死的世界是压制仙,但是老子这帮人其实已经不再是仙,他们就是世界,甚至是高于世界的存在。
面对他们,一个小小的世界是没有压制的。甚至由于他们的出身,世界只会接纳他们,只要他们愿意回来。
当然,这也是最好的结果。它最差的结局是什么?
最多也就是那书简如同神灵的神像,成为了吸收和承载信仰之力的存在。
这也没什么不好的。如果成功了的话,也就是儒家多了件神器,再差一点儿,他们学会了使用信仰之力。
为了这力量,他们会努力传道,让更多的人信仰他们。
朱桂看了看耿清头上的书简。
分析了一下得失。朱桂最后还是决定试一把。
“试一试,就像是鲁迅大师说的,有没有用先不管,拿来再讲。毕竟书简可以进化出什么,看是看不出来的,试才可以。”
朱桂眼睛眯了起来,立刻脑海之中就涌现了不少想法。
这些想法中有的危险,有的更危险,剩下的是极度危险与九死无生……
没办法,不管是创造神器,还是勾搭一下神话,就没有不危险的。
甚至哪怕是真的勾搭出了孔子学道的场景,都是危险的。
不是说这场景本身危险。而是朱桂想偷学危险。
先说老子,“法不传六耳”,这是玄门立的规矩。
虽然有六耳猕猴,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万物皆明.天下之事皆知晓,具不可考据,六耳猕猴在洪荒中四处偷艺,故有法不传六耳的说法。但是法不传六耳,六耳指的是第三个人的耳朵,因为每个人两只耳朵。法不传六耳指的是秘密高深的法只能师父单独的传给弟子,两人得听,应严守秘密不能随意宣讲给别人知道的说法。
而且这两种说法中,都有一个基本项,偷听。
孔子学道老子的场景中,朱桂跑了去,应该是偷听吧。
而以老子的境界,古往今来皆为一体。哪怕是他的影像也有着莫大的威能。
如果他不想让人偷听,朱桂还真偷听不到。
但这怎么说,也是一次机遇。朱桂不试一次又怎么甘心。
当然,除了老子之外,还有孔子。
以朱桂对儒家的态度,在后世,这是正常的。在后世,除了钱之外,没有任何东西是所有人都喜欢的。
但问题是,这不是后世。
正所谓没有对比,便没有伤害。在这个儒学高高在上为主流的时代,朱桂简直是个异端。更不用说朱桂还拿儒家人做实验了。先有黄子澄,后有耿清。
人体实验什么的,就是后世也接受不了,虽然大量新药的上市首要条件便是人体实验,但是各大药厂,哪一家做实验不是“偷偷的进村,打枪的不要”。一旦被报导出来,就倒霉了。
而朱桂干的事呢?他是一边做人体实验,还要一边往人家长身上撞,碰个瓷,要点儿好处。这危险人没的说了。
经过一番分析,说他是作死,真是侮辱了作死。
这事很危险,朱桂又怎么可能不知道。
但是到了他现在这一境界,不是说他不做就可以的了。
如果说这个世界没有濒死,他可以慢慢等,慢慢来。修士有的是寿命。但这个世界已经濒死了。三缺五弊都出现了。
正所谓天塌了有高个子顶。那么一个世界将亡,世界为了多活一会儿,先弄死哪一个,还用问吗?
就算朱桂修为高,世界弄不死他好了,但是一个死亡的世界,也不是朱桂想要的。
现在有这么个机会,朱桂可以问一下创世者(盘古)儿子(三清为盘古元神所化),怎么才能世界不死。
怎么也要去问一问的吧。
而且有着这么个五官极正的理由。老子也好,孔子也好,朱桂都觉得他们没有弄死自己的理由。
是的。朱桂不仅考虑了这么干的危险性,同时也考虑了可能性。毕竟真的是十死无生,没有一丝的可能性,朱桂也不会头铁到非要找死,硬撞上去不可。
危机,危机。有危险,也就有机遇。
以朱桂目前的情况,他想再进一步并不简单,需要大量的投入。
甚至投入了都不一定有回报,毕竟世界设下了天花板。
而书简的出现给了朱桂一次机遇。
只要引导出了孔子学道。甚至都不用老子开口讲,只要朱桂看到了老子。单单是老子自身的道与理,便够朱桂观想的了。
以朱桂自身来说,他现在自身其实也隐隐约约是道与理的存在。所以他相信老子与孔子最起码也是道与理的存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