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使得万年船。
.....
其实,每个国家的宣发效果都很像。
你不能太着急。
随着节目的进行,温水煮青蛙式的细水长流,一点一点增加宣发力度的方式是最好的。
虽然这样的方式成效慢一些,但后续的很多影响会好很多。
如果你不宣发,热度就只是一闪即逝,最后泯然众人。
网络时代信息杂乱,不宣发=死。
洒香也怕巷子深。
而宣发过急,真就是让人一眼就看出来“这是炒作”,哪怕你真的没这个意思。
这样反而会败坏很多路人缘,甚至就算你作品的质量确实不错,也容易白讨反感。
......
“啊,要有这么多任务啊......”
李少杰看着行程安排,感觉一阵头皮发麻。
说起来或许有点离谱。
但这是杰哥第一次当明星。
还真是。
以往在国内,虽然也是公众人物。
但很多事情,是“爷爷我想去就去,不想去就不去”。
所以,很少见到一大堆事情堆在一起,来回跑的情况。
但来到灯塔以后......显然就没有国内自在的多。
相反,由于自己在国际上的一些成就与名声......这里的本地人可不敢怠慢,这不敢怠慢,一来二去,整个灯塔娱乐计划确实完美了,活儿也随之便多了。
应酬,必须应酬!
说出来可能有点离谱。
但这一次,李少杰要去见伯克利音乐学院的一名教授,菲尔德。
是这位教授通过人脉,找到了李少杰。
表示希望见一见,研讨一些学问。
嗨,毕竟也算是人情,李少杰没有拒绝。
于是,杰哥就需要赶着前往马萨诸塞州波士顿。
嗯,就是麻省。
而且,很多乐坛里知名的艺人,也都是在伯克利音乐学院毕业的。
确实也很值得一去。
从圣莫尼卡到洛杉矶,从洛。(本章未完!)
第445章这真的是知识盲区。(求订阅
杉矶到纽约,再从纽约到波士顿了属于是。
当然。
公司配车,也就是一个下午的事情。
来到伯克利后,李少杰便见到了菲尔德教授。
“哦!jay!一直都很希望见你一面。”
菲尔德教授热情万分。
一脸的喜意。
“欢迎您来到伯克利大学位临指导!
”
菲尔德教授的的确确对李少杰抱有极大的善意和好感。
甚至热情的有点让李少杰怀疑这人有问题。
但随后的闲聊中,李少杰悟了。
好奥。
典型的圈内斗争了属于是。
菲尔德教授算是一个老好人。
这辈子很少和人口角。
除了一个人。
灯塔音乐大家弗来什。
说起来,也是挺有意思的。
伯克利大学吧,很有名,很有含金量。
但侧重的专业,更多是偏向于现代音乐。
起家的时候,开授的课程是当时难登大雅之堂的爵士乐。
随着发展,通俗歌曲,乡村,摇滚,蓝调......越来越多致力于现代音乐的老师与学生来到这里,在商业音乐上可以说是建树奇高。m
但如果说严肃音乐,那伯克利音乐学院显然和其他专注于古典严肃音乐的学院没得比。
不过,评价一个学校如何,从来不能论其短板,是吧。
你总不能说因为麻省理工学院的音乐专业比不上国际顶尖的音乐学府,就说人麻省理工垃吧。
每一个高校总是有其侧重专业的,这是很正常的。
而菲尔德呢?
虽然就是个普通的教授,但教授毕竟也是教授,在他擅长的商业音乐领域中,也是有极高的建树的。
或许和弗来什相比差一些,但不代表菲尔德的一些看法就完全错误。
但偏偏,弗来什这个有趣的男人,曾与菲尔德教授有所口角,原因只是因为在某次商业合作里,两人的想法产生了分歧。
然后弗来什就直接公然嘲讽,“菲尔德不配被称为音乐家”“看看他玩的可怜音乐,只能卖点奶粉钱”“你一个伯克利的教授配和我讨论音乐?”
笑死,直接喷出仇了。
但弗来什在灯塔的地位确实太高了。
争议归争议。
但让菲尔德麻中麻的是,弗来什在学术上的建树确实比自己高出很多。
气哭,挨骂却只能听着。
而弗来什这辈子最大的滑铁卢.......
在中国。首发更新@
弗来什在灯塔爽了大半辈子,然后出门艺术交流。
被东方的某位愣头青当场一顿炮轰,轰的鼻青脸肿,狠狠的在世界音乐界丢了好大的一次脸。
质疑华夏音乐国际影响力低,用灯塔音乐的影响力对试压。
甚至用“学术主流观点”以势压人。
结果跳出来一个杰哥,不仅直接立出一个“西方音乐的根基源自于东方”观点。
甚至直接质疑弗来什的初衷。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