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个偏执的人,他非常清楚,一个月的战斗,德军就损失了五万人,他还是继续命令保卢斯继续进攻。
站在保卢斯的立场上,继续进攻?那真是痴人说梦。
战争打到现在,德军的重型装备的战术优势已经丧失,在满目疮痍断壁残垣的城市里作战,德军也不得不拖着邋遢的身影,拿着手里并不合格的武器,去和苏军作战。
所以,相当多的德军士兵总是喜欢检查苏军倒毙的尸体,一来是确定不是诈死的伏击者,而来就是拿走苏军的冲锋枪。
只要拿到冲锋枪,德军士兵会还不犹豫扔掉自己的毛瑟步枪。
当然这种情况是严重的违规,一开始宪兵会管,紧接着随着各个部队都在这么做,宪兵为何要去管呢?因为战地中的宪兵自己也在这么做。
巷战中的冲锋枪真是太好用了,何况苏军的波波沙比德军的MP40多一倍的弹容量,射速也更加惊人。
苏军遗失掉了太多的冲锋枪,故而到了十月份,战斗还在继续着,城市战场上已经变成双方都在使用冲锋枪疯狂扫射了。
总体而言还是德军的情况最糟糕,许多人怀揣着缴获的武器,他们疲惫的躲在角落里警惕的睡上一夜,白天之后继续在断壁残垣中战斗。他们几乎没有洗脸的机会,胡子邋遢不说浑身还散发着硝烟味,上到军官下到士兵,大家的情况都很糟糕。
如此邋遢颓废的德军形象,这在以前的难以想到的。
然而这就是保卢斯第九集团军普通官兵的现状。
如此景象,保卢斯空有进攻的心,他已经缺乏兵力继续大规模主动进攻。因为麾下每一个师都有自己的敌人,他的预备队已经投入巷战,即便是把那些斯拉夫民夫也武装起来,能有多大用处?
能保持着现在的战线,已经是广大战士对得起帝国了。
当然保卢斯只是这么想想,现在的他已经非常质疑小胡子是不是精神出了问题,现在继续耗在城市里,不是为了石油不是为了粮食,简直就是和苏军比谁更能在烂瓦废砖中更耐得住邋遢。
保卢斯也对部队的武器装备失望,因为栓动步枪根本就不适合巷战,还是苏军的武器最有用。
然而保卢斯根本想不到,苏军中的别列科夫将军,这个年轻的家伙已经决心在巷战上大做文章!
当然,保卢斯的部队可是享受不到更加疯狂的巷战了。
面对着餐桌边坐着的老战友,杨明志再度强调:“同志们,我们必须需要反坦克枪还有机动灵活的37毫米战防炮。”
“是用它们攻击杀入城市的德军坦克?”巴尔岑一个激灵坐正身子,“将军同志,我不太明白您的意思。但是这些反坦克武器,他们还合适吗?我们在沼泽地作战的时候,通过检查那些被火箭炮击毁的德军坦克。例如可怕的四号坦克,它们的装甲太厚了,根本不是37毫米穿甲弹能击穿的,反坦克枪就更不用说,那是不可能的。”
“啊!他说的有些道理啊。”拉夫连季跟着说,“不过用反坦克枪射击敌人,必是一击必杀。”
叶甫根尼摇摇头说,“你们把将军想的太肤浅了。”
“哦?我的323师师长,您明白?”巴尔岑调侃说。
“当然!我们正面当然是打不穿,甚至我们的RPG也变得不太好用。但是,我们可以居高临下攻击坦克顶盖啊!德军坦克车组是四个人,只要我们打得准,反坦克枪直接击毙其车长,整个车组少了一个人,作战能力就暴跌了。”
杨明志一度在看戏,现在他也赞誉起叶甫根尼的想法。
“不错,击穿顶部装甲啊没问题,我们还可以击穿它们的尾部发动机排气管。相信我,反坦克枪击穿他们的发动机还是可以的,这是德军一般也不会主动把自己的尾巴暴露出来。
叶甫根尼同志,您说的是我的想法这一。
其实我的主要想法并非如此,我着实的看好它们的穿甲能力,但是所要洞穿的钢筋混凝土。”
杨明志这便解释了一番,所谓钢筋混凝土建筑之加固,他看着三位遂拿列奇察保卫战说事,所谓城市经过德军重炮的狂轰滥炸,城内还有大量的建筑以断壁残垣的形式保留着。
“就算是栓动步枪,零距离射击水泥墙,能穿透十厘米就是极限了,但是反坦克枪呢?居民住房没有厚达二十厘米的墙!”
仅这一席话,三人恍然大悟。
“啊!我懂了!”巴尔岑道,“您是希望我们用反坦克枪击毙躲在墙后的敌人?!”
“对!”杨明志满意的回答,“还有我们的小口径战防炮,它整体轻便机动性比较灵活。还有一点,它的炮弹非常廉价,相比而言反坦克枪的子弹就更廉价的。
虽然我们的RPG弹头也能拥有不错的穿甲能力,足矣打穿二十厘米厚的墙壁。可是它的造价更昂贵,用来打击一个躲起来的敌人太奢侈了。还是让它优先攻击德军的装甲车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