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说的是什么手段?那就是所谓诛连的策略。
所谓士兵叛国投敌,他的家人就被流放到西比利亚去。要想家庭不去苦寒之地,士兵唯有力战而死。
斯大林觉得自己这种简单粗暴的方法必然行之有效,可惜德军的操作就是在打脸。仅仅开战后的半年时间,苏军投降的兵力就超过一百万人!1942年上半年,至少又有五十万人投降!难道要用诛连的手段惩治至少五百万人?!
不行!如果那么做了,先不论西伯利亚能否承受如此众多的人口,诛连祸及五百万人,国本是要动摇的。
斯大林很快停止了诛连的手段,后来随着报纸的拼命宣传,斯大林已经渐渐忘却士兵主动投降这件事。
毕竟军队中还存在“非战斗减员”这一情况,或是士兵弄伤自己,或是生病,还有就是逃兵叛逃之类的。只要部队保持足够的战斗兵力,蒙受这样的特殊减员是可以接受的。何况这一情况在敌对的德军那里也是类似的。
斯大林依旧是听不得叛国投敌这个词,当即批评了科涅夫的治军不力。
科涅夫当然也没有顶嘴,他是主动向领袖说明这一情况,他更是神经紧张的说:“我估计,现在整条战线上,每天会有一百到二百人叛逃到德军那里!换句话说,我们每个月逃亡的士兵,就相当于一个作战状态的步兵师。”
“什么?一个师?一万人?!”斯大林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您是认真的吗?科涅夫同志?!”
“是的,我不敢撒谎。就在九月份,西方面军的战斗统计资料我看了。基层部队上交的统计记录的非常详细,其中一些文件记录着士兵神秘失踪,还有一些记录,是打算叛逃的士兵劝说不愿意走的人。”
“居然还有这种事?!”斯大林气的直跺脚,接着在这密闭的地堡里大声咆哮,“居然还有这种事?放任自己的士兵逃跑,班长、排长,他们呢?!他们应该被逮捕!”
科涅夫不想辩解什么,哪怕他知道,给基层军官判刑那是不可能的。逃兵这种事的确每天都在发生,至于为何要发生?现在它就是发生了。
这种事至少说了一件事,各类国家报社拼命宣传的,苏军士兵会顽强的战斗到一人,士兵绝不会向侵略者屈服,这类的话真的就是宣传口号。
的确,大部分的苏军士兵因为对敌人有着巨大的仇恨,他们才不会投降。但是意志不坚定的人还是很多的,毕竟许多人是被强行应增入伍,他们对于入伍这件事本就抵触。在见到一线激烈的作战,以及糟糕的生存环境,逃到敌人那里摆脱苦海,似乎是很好的选择。
喜欢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