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
她们母子用过早餐,一起出门。
村口遇见三婶娘苏彩珠等人。
赶集市的队伍又添加人数。
一群人说说笑笑迎着朝阳向青石镇而去。
半个时辰后。
大伙儿坐在青石镇上的面馆里。
几文钱的汤面大家都舍得吃,肚饿的众人敞开肚皮吃。
吃饱喝足后,大伙儿分道扬镳。
三婶娘拉着不太情愿的苏彩珠离去。
李书兰牵着小女儿,身后跟着两儿子。
母子四人先去成衣店。
每人各买一套合身的衣物换上。
人靠衣装佛靠金装这话是有道理的。
掌柜的看到她们母子四人焕然一新,整个人的气质仿佛改变了不少。
他由不得露出惊讶之色,“李娘子,你们母子好精神啊!”
“掌柜的,过奖了。”
李书兰笑了笑,“麻烦掌柜的帮我们准备棉花和布料,等会儿我们回家前过来取。”
“这不没问题。”
掌柜的爽快的答应,“不知布料你要什么颜色和质量的,你先跟我说说。”
“颜色不用挑,我们都要素色的,主要是给我们母子四人做棉衣棉裤,你看着帮我配。”
“没问题,回头你看不合适,再换也不迟,一些小物件需不需要帮你配齐?”
“那么有劳你了。”
……
从成衣店出来。
眼见时间不早,李书兰带着孩子们赶去杂货铺。
买了给刘夫子的束修之礼。
共有芹菜、莲子、红豆、枣子、桂圆、干瘦肉条六种物件。
当然李书兰特意包上五两银子。
据她了解每个月给夫子的束修并没有规定数量。
全凭家长心意,多几两,少几百文钱。
原主以前苏文熙送给夫子的束修是一两银子。
如今兄弟两人一起的束修修,李书兰给三两能拿出手。
青石私塾。
母子四人出现在私塾门前。
守在门口的老奴把她们带进去。
在精舍见到刘夫子。
刘夫子儒服端坐在正位,看到她们母子露出笑,“你们来了,老夫也觉得时间差不多了。”
“有劳刘夫子您挂念。”
李书兰赶紧把束修送上,“刘夫子,小小敬意,请笑纳。”
“李娘子,你何必破费?”
看到桌面上的东西,刘夫子心里欣慰不已。
倒不是他看重这些束修,而是觉得对方为人处事守规则。
“六礼老夫收下了,银两你收回去,老夫不差这一点束修。”
刘夫子有底气说这话。
别看他只是小镇上的夫子,本人身出名门。
若不是在朝廷受他人殃及被撸掉官身,他也不会来到这里来当一名小小的夫子。
他根本没想过要收孤儿寡母的束修。
“无规矩不成方圆,书兰替两位小儿谢过刘夫子关照。”
李书兰微微一笑,“礼不可废,既然是学生理当上交束修,银两并不多,请刘夫子莫见怪。”
看出她的坚持,刘夫子没有再拒绝,轻叹:“李娘子果然知书明理,文熙兄弟有你这位慈母抚养,是他之幸也。”
“刘夫子谬赞,书兰不过是尽自身能力照顾好孩子。”
李书兰谦虚回应。
接下来。
苏文轩给刘夫子敬茶。
刘夫子成为他的正式启蒙夫子。
于是。
苏文熙兄弟从今天开始正式留在学堂学习。
一会儿后。
李书兰带着女儿离开私塾。
“娘~”
苏巧蓉轻声而问:“大哥和二哥不能陪我们逛集市了,要到傍晚才能回家对不对?”
“是啊,我们村离镇上太远了,你两位哥们赶不回去吃午饭。”
发现小家伙有点闷闷不乐,李书兰伸手撸了撸她小脑袋,“放心,他们半个月放假休息两天,一个月能放假四天,可以在家里陪你玩。”
“我,我才没要哥哥陪呢。”
苏巧蓉羞得小脸通红,口是心非的声音也越说越小。
“我家蓉儿最乖了,当然没有嘛。”
避免小姑娘难为情,李书兰提出另外一个话题,“我们先去绣庄好不好?”
“好呀,娘,我们快点去。”
想到母亲绣出来漂亮的四君子图,苏巧蓉有些不舍得,“娘,真要买掉它们吗?”
“蓉儿很喜欢?”
李书兰知道她说什么,“蓉儿要是喜欢,我教你怎么把它们绣出来,好不好?”
“娘,我可以吗?”
“当然可以,我们蓉儿是最棒的,当然可以绣出来!”
母女两人手牵着手,边走边说着话。
突然前面铺子传来吵闹声。
李书兰望过去……
发现有不少吃瓜群众正在围观看热闹。
“娘,前面发生什么事了?”
苏巧蓉垫起脚伸长脖子瞅着前方,“是不是有人打架了?”
“还不知道。”
李书兰隐约听到熟悉的声音。
当视线扫过铺子招牌,看到苏氏家具四个字,她不禁蹙起秀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