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好办了啊!
“贵使自重!”
张之白微微昂首,眼神中多了冷肃。
就和萧长仁刚才一样,他傲然仰头俯视萧长仁,说道:“是否玩笑,贵使自可去查证,;辽国不是也陈兵边境了吗?”
你们辽国不是也有探报么?不信自己去查!
查个屁……
一国皇帝亲口说出来的话,自然不可能造假,否则事后就会贻笑大方,再说这种国际动向大家谁都能知道,不过时间早晚而已。
现在说谎,那明天打脸了咋办?
萧长仁失魂落魄的道:“李德明怎敢虚言……他怎么敢?”
西夏内部正在清洗异己,这一点大宋知道,辽人也知道……李元昊即将上台,这一切都预示着西夏近期会有大动作了。
但两国都不想先出手,都在等着看热闹,巴不得西夏和另一家先干起来,然后自家躲在后面渔翁得利。
在这等关键时刻,你竟然只是虚张声势……
这是啥意思,你是看不起宋国,还是看不起我辽国?
秦为淡淡的道:“蛮夷之地、礼教匮乏,自然也就没有什么信誉可言。”
都是一群没开化的蛮子,你知道什么叫‘言而有信’么?
萧长仁知道这是秦为在暗讽辽国,可此刻却没了心思辩驳。
他正在思量西夏这么做的意义是什么?
好端端的为何要虚张声势,说好了十万大军来伐,为何就只来了几千人试探,他们的真实目的到底是什么!
任何一个国家,在外交上都是警惕的。
这个世界上从来就没有什么绝对的事情,西夏能试探大宋,他是否还会再来试探辽国?
试探之后,他会不会选择真的攻伐,他的目标又是哪个?
见他不说话,秦为大抵知道他是在思考,可却又不想给他思考的机会。
“贵使莫要伤心,说不准下次李德明真就会带十万大军来伐,他不过却不知道会和谁开战。”
这话里讥讽味道十足,萧长仁却无言以对。
因为他也是这么想的。
但他没有秦为的穿越者加成,自然就不能向他这般提前洞悉局势。
秦为此刻只觉得胸中大畅,恨不能高歌一曲来表达自己的喜悦之情,西夏人果然是狼子野心啊!
当初做出虚张声势的判断,秦为是基于对历史的回顾,和三国目前态势的判断。
历史上,大宋和西夏不时发生战争,但大规模的战争都是在西夏正式立国后了,在此之前西夏并没有和大宋发生过过很大的战事。
这是他当年的记忆。
至于李元昊,按照现在的局面,大宋这边是很难阻止西夏立国了,毕竟另一方辽国还在边上等着呢。
就算大宋真的动兵了,大不了西夏转投辽国就是,到那时两家仇人兵合一处,大宋的处境将会更加艰难。
但另一个念头又浮现在秦为的脑海中。
李元昊今年才十五岁,竟然就又这等野心,他竟然现在就想要西夏独立,虽然背后有李德明撑着,但也足以看出这个少年的手腕不简单。
听到秦为把西夏、北辽比作是蛮夷。
赵祯笑容满意的点点头,然后目光带着些威严,说道:“西夏人挑衅,秦为!”
“陛下,臣在。”
“去见西夏使者,呵斥之。告诉他,胆敢与我大宋最对之人,永无好下场!”
额……
竟然让我去?
陛下这是得意忘形了?
我是司事局的承旨,这事儿不是该枢密院的人去才对么。
而且一般情况下,这等事过了就过了,两国也不是第一次交锋了,边境上的摩擦更是不断发生。
大宋一直以来的政策就是以安抚为主。
毕竟西夏的实力愈发强劲,大宋和辽国都有意拉拢这个强力外援,所以只要不是太过分,两国对西夏都是半恐吓、半拉拢的态度。
可今日赵祯却来了个呵斥!
这就成了强国教训附属的口吻,更像后世大国拿捏周围小国的手段。
看来陛下的水平也不低啊!只是以前有些太老实了。
秦为领了皇命后也不急着走,有回头看向萧长仁,笑问道:“贵使先前说想看我大宋的脸色,如今你的脸色如何?”
好!
张之白心中暗赞,赵祯也是长舒了口恶气。
吕夷简也在笑,不过还是顾忌脸面道:“贵使与我国亲密无间,兄弟之国自然支气连通,秦大人这话倒是将两国的情谊点到位了。”
大家是兄弟,自然也是一样的脸色。
老吕也是个得嘴不饶人的啊!
秦为正色拱手道:“多谢吕相夸赞。”
萧长仁的脸上不断变幻着颜色,恍如一只会变色的蜥蜴。
“贵使可是病了?”
秦为的毛病就是说话办事不成体统,从来不遵从为官之道,这话问的格外的无礼。
可也只有他能这么说话了,赵祯只是笑笑并没有不悦。
萧长仁这时也没脸再留下了,便冷着脸拱手道:“陛下,外臣告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