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这次的诛仙爆更活动,曹卫东就赚了两百三十万港币!
由于这些是土豪读者粉丝们打赏的,因此顺理成章的,全部进了曹卫东自家的口袋。
再加上《诛仙》单行册售卖的分红......
可以说,除去曹卫东投资开办华港报的花销,他目前可支配的资产已经达到了恐怖的五百万!
这还不算曹卫东随身空间中数不尽的物资和奇珍异宝呢。
在这个年代,这是一笔不折不扣的巨款。
彼时的港城。
一顿大排档肉碎粥,2角。
牛腩饭,1元半。
而一顿丰盛的,可以供全家享用的圣诞大餐,也只需要20港币。
以上是吃的方面。
出行方面。
不论是公共汽车的门票,还是搭乘游轮的船票,费用普遍在5毛到10港币之间。
只有购置私家车,费用稍微高一些。
比如一辆奔驰轿车,费用在16万港币左右。
至于住的方面,同样便宜到爆炸。
房租,70元每月。
楼价,8500元一套。
由此可见港币购买力之坚挺。
曹卫东来到港城区后一直租住在文华大酒店壹号套房中。
虽说每天都有人送饭,房间也有人定期打理,但他秘密太多,总是有许多不便的。
因此曹卫东就萌生了购置房产的想法。
只不过前段时间一直在忙着《诛仙》及《缥缈之旅》的撰写,所以没有顾上。
如今《诛仙》已经完结,《缥缈之旅》也走上正轨,曹卫东就寻思着购置房产了。
因此他拜托丁平侯帮自己寻找房产。
丁平侯笑道。
“卫东,你还真是问对人了,我听说有位老板在轩尼诗道附近投资盖了几栋别墅,距离轩尼诗道很近,购物方便,并且是现房,正在热卖呢。”
“我觉得那里非常适合。”
轩尼诗道是港城主要道路之一,它连接着港城岛西面的湾仔与东面的铜锣湾,并且是有名的购物天堂。
曹卫东眼前一亮,问道。
“这些别墅是多少平的,怎么卖?”
丁平侯说道。
“每套大概有三百平左右,都是偏紧凑的户型,只不过单价高一些,对方要到了1000港币,一套大概30万吧。”
“这价格虽然有些小贵,但环境确实不错,房子质量也很好。”
“只可惜咱们港城道平均房价在600-800之间,所以那位老板卖了好几个月,一直没有什么卖家。”
曹卫东听完之后又看了看宣传单页,大手一挥,说道。
“行,这房子我很喜欢,帮我定十套吧。”
“好嘞,我这就去安排.......”
丁平侯应了一声,走出两步。
突然回过神来。
他震惊的看着曹卫东,讷讷问道。
“卫东,你刚才说买几套?我没有听清。”
曹卫东平静的说道。
“我说买十套。”
“十套,我就说嘛,怎么可能有人一口气买十套别墅......嗬嗬.......”
丁平侯再也说不下去了。
他错愕的看着曹卫东,反复确定。
“卫东,你真的确定要买十套别墅?”
曹卫东点了点头。
他心里算着一笔小账呢。
十套别墅也就三百万。
放在二三十年后,姑且不论稀缺价值,单就房产的纸面房价来说,最低也能达到18万左右,至少翻了180倍!
这还没完呢。
曹卫东又吩咐道。
“另外中西区这边您也帮我留意着,黄金位置的房产,热门街道的铺面,只要价格合适,都帮忙定下来。”
丁平侯纳闷。
“卫东,你买那么多房产做什么,这东西每年还得花不少钱养护费,实在是浪费。”
由于西方世界自身的去城镇化运动,以及对港城过高人口密度的担忧,纷纷看空港城。
所以港城的房价在这个阶段,还处于一个相当漫长且稳定的低谷期。
买涨不买跌。
是人们普遍的认知。
再加上这年代还没有炒房团和中国大妈,人们普遍没有炒房意识。
因此丁平侯非常不理解曹卫东的做法。
曹卫东看在丁平侯跟着自己的份上,多解释了两句。
“我很看好房地产,打算投资房产,住宅我打算自住一套,剩下的可以放着,为以后升值做准备。”
“而那些铺面,我们可以自己开办书社,又或者租出去,总之也不会花很多钱。”
“相比于以后的收获,我认为这是相当优渥的一笔投资。”
丁平侯点了点头,但是他的心里仍然对曹卫东购置多套房产的举动不以为然。
曹卫东叹了口气。
人各有命。
如果徐爱国在这里,听到自己这番话,就算砸锅卖铁,也要跟着曹卫东在港城买两套房子。
只能说丁平侯对曹卫东的认知还是过于片面。
以至于他错过了一次实现财务自由的机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