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雯领着秋菊和冬梅走了进来。径直来到了贾琮面前。
拱手道:“启禀大帅,匪首李闯,已经被属下击毙,他的人头,稍后李彪统领会带回来,一起逃窜的叛匪,也已经被李统领全部斩杀。”
贾琮闻言大喜,有了李闯的人头,就可以一起送去京城了,相信隆庆帝一定会喜欢的。
贾琮笑道:“辛苦你们了,先下去歇息吧。”
三人应了一声,并没有离去,而是和春兰、夏竹一起,站在了贾琮两侧,履行护卫的职责。
下面众将闻听此言,眼中闪过一抹惊诧。
早就听闻,贾琮身边有几个厉害的女护卫,如今看来果然名不虚传。
扬威营统领郭大志,更是露出了一抹难以置信的表情。
从自己手里逃脱的匪首,居然被这几个小丫头给杀了,大帅竟然还派了其他人,去更远的地方埋伏,难道早就算到了我留不住李闯?
当真是神机妙算,料事如神。
看向贾琮的目光,更加佩服了起来。
宋远山道:“大帅,这些俘虏数量太多,不但不好管理,还得消耗大量的军粮,此事还请大帅定夺。”
“这······”
贾琮闻言,也不禁皱起了眉头,这还真是一个难题呢。
全杀了肯定不行,这样更会激起叛军的反抗情绪,那些普通百姓也不会对自己有好脸色,还会落下一个屠夫的骂名。
就是朝廷那些文官,也肯定会借此弹劾自记,乱杀无辜,自己可不能担这个骂名。
想想杀神白起,坑杀了数十万人,杀神之名流传了数千年,这可不是好名声。
放了肯定也不行,这些人已经属于无业游民,这么多人无论放在哪里,都是一颗定时炸弹。
杀不得,也放不得,还真是有些让人为难。
忽然想起内阁大臣李荣,这老小子可是来赈灾的,还负有监督自己的意思。
不妨就将这些人交给他,让他头疼去吧。
反正地方重建,赈灾等事情,都归他李荣管理,交给他也说得过去,自己总不能带着几万俘虏去打仗吧?
想到这里,贾琮开口道:“李荣李大人,负责赈灾和地方重建的事情,应该需要大量的人手,就将这些俘虏全都交给李大人,让他全权处理吧。”
“这······”
宋远山迟疑了一下道:“大帅,这样不好吧,李大人能收吗?”
贾琮皱了皱眉道:“为什么不收啊?李大人跟着来陕西,就是为了给我们大军服务的,总不能让我们带着俘虏去打仗吧,也没有这个道理啊。”
宋远山苦笑着拱手道:“是,末将遵命。”
贾琮看了众人一眼,大声道:“众将听令。”
“末将在。”
众人一怔,连忙齐声应答。
贾琮道:“大军休整三日,三日后兵发榆林。”
“末将遵命。”
······
刚刚第二天,李荣就气冲冲的找上门来。
“宁国公,你什么意思,你把那两万多俘虏都交给我,你让我怎么处理?”
贾琮轻笑道:“李大人何必发怒呢,李大人来陕西,不就是为了给大军服务的吗,顺便赈济灾民,重建地方政府,为大军消除后顾之忧,让我们毫无顾忌的去与叛军厮杀,将叛军彻底剿灭。”
听贾琮如此说,李荣不禁皱起了眉头。
这个说法倒也不错,只是一下子多了这么多危险分子,自己根本就无法掌控。
李荣道:“宁国公,这么多俘虏无论放在哪里,都非常的危险,就凭本官手下那点人手,根本管不过来,你让本官如何处置。”
贾琮道:“李大人,我们的任务是剿灭所有叛匪,你总不能让本帅带着这些俘虏去打仗吧,万一他们临阵哗变,在背后捣乱,跟敌人里应外合,那我们此行可就全完了。
再说,俘虏不都是交给朝廷处理吗?李大人此行就是代表朝廷,把这些俘虏交给李大人,这也合情合理,李大人身为内阁大臣,管理天下大事,区区这么点小事,又如何难得住李大人。”
“你······”
李荣被贾琮说的哑口无言,他也觉得贾琮说的有道理,可是······
“宁国公,就算你说的有道理,你现在把人给我,这荒郊野外的,我也管理不了,反正我不接受,你自己看着办吧。”
这老家伙,居然耍起无赖来了。
贾琮也不想跟他闹僵,想了想道:“李大人,我们此行的目标是榆林,等拿下榆林就是你大展拳脚的时候,这些俘虏我会帮你送到榆林,到时候无论是修桥铺路,还是开荒种田,你都需要大量的人手,让这些俘虏劳动改造,不是正好吗。”
李荣沉吟了一会道:“你要是这么说,那还差不多,不过这人还是有点多啊,哪里能用得了这么多人。”
贾琮道:“那怎么办,总不能都杀了吧。李大人,现在陕西死了大量的灾民,加上这一年多的大战,更是死伤无数,一旦平定了乱匪,那么陕西最缺的就是人口和粮食。这些俘虏可都是青壮,无论放到哪里,都是抢手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