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闻言一惊,沉阳丢了?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情?
胡庸急忙拿奏报,仔细翻看了起来,看完之后又交给了其他几人,挨个看了一遍。
然后,仔细思索起了应对之措。
“陛下,沉阳之地事关重大,不容有失,不然整个辽东可就危险了,老臣建议,派兵夺回沉阳,将蛮族人赶回老家,重新建立起防线,保护辽东安宁。”
听了胡庸的话,隆庆帝点了点头道:“李爱卿,你们兵部可有把握夺回沉阳?”
李广路琢磨了一会道:“陛下,要想夺回沉阳,耗费太大,兵法有云,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蛮族这次出动了十万人,这一战之后,应该也有七八万人马。
我们要想攻下沉阳,辽东的兵马稍显不足,需要从其他地方调集军队,补充辽东的兵员,而且臣也没有把握,一定能够夺回沉阳。”
次辅杨怀道:“辽东乃苦寒之地,人烟稀少,税负更是寥寥,如此大动干戈,实在没有必要,不如退守辽阳,重新组织起新的防线,来阻挡蛮族人的南下。”
李荣道:“虽然辽东地广人稀,气候恶劣,产出也不是很多,但那毕竟是我大楚的领土,岂有拱手让人的道理,臣以为,无论如何都要夺回沉阳。”
刘晋道:“李大人之言虽然有道理,但是也要考虑一下实际情况,我们的军队能不能夺回沉阳,要是能夺回来,我也支持出兵沉阳。
可若是一点把握也没有,非要出兵,到时候一旦再败了,恐怕连辽阳也保不住了,那可真是鸡飞蛋打了,老臣觉得,还是杨大人的办法对朝廷更有利。”
隆庆帝闻言,皱起了眉头。
“虽然杨爱卿的建议更稳妥一些,可是我大楚的领土不能收回来,始终是个隐患,总不能敌人打下一处,朝廷就放弃一处吧?那样的话,我们岂不是要亡国了?
长此以往下去,大楚的臣民,也就对朝廷失去信心了,谁还会支持一个无能的朝廷,难道都想当亡国奴不成?”
杨怀连忙上前道:“陛下,臣这么说并没有私心,也是从朝廷的利益考虑的,如何决断,还得有陛下圣裁。”
隆庆帝心中一阵的烦躁,一碰到难事,这些人就知道把事情推到自己身上。
“众位爱卿,难道我大楚就没有可战之兵了吗?”
李广路道:“陛下,不是没有可战之兵,而是夺取沉阳耗费太大,有点得不偿失啊。”
隆庆帝忽然想起贾琮来,这小子可是从无败绩,若是让他出马,不知道能不能夺回沉阳?
话说,这小子怎么还没有来?
正想着,就见戴权带着贾琮走了进来。
贾琮上前行礼:“臣,贾琮,拜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隆庆帝道:“贾爱卿平身吧,朕刚刚收到王子腾的奏报,沉阳被蛮族人攻占了,你先看看奏报的内容吧。”
贾琮吃惊的道:“沉阳居然丢了,那么多人都是吃干饭的吗?”
拿过奏报仔细看了一遍,这才恍然大悟,洪泰这一招诈败还真的很高明,张世杰上当也是顺理成章。
难道,阿敏还没有干掉洪泰吗?
还是说,阿敏失败了?被洪泰给干掉了?
贾琮摇了摇头,应该不是如此,要是有事的话,张虎应该会给自己送消息来的。
看这样子,应该还没有动手。
隆庆帝道:“贾爱卿,你对此事可有什么看法?”
贾琮道:“这次沉阳沦陷,乃是守城将领,立功心切,中了洪泰的奸计导致的。陛下无需烦恼,这胜败乃兵家常事,悲喜乃人之常情,不能以成败论英雄,这次输了,下次再赢回来就是了。
我大楚地大物博,人才济济,小小蛮族也只能猖狂一时,终究不是我大楚的对手。”
隆庆帝“哼”了一声道:“你说的倒是简单,沉阳一战,损失巨大,数万大军,以及无数的军事物资,全都没了,让你去把沉阳夺回来,你有把握吗?”
贾琮犹豫了一下道:“陛下,战场之上瞬息万变,臣也没有必胜的把握,这攻城战,臣还不曾经历过,更是毫无经验可言。
以现在的作战方式,要想夺回沉阳,只有强攻一个办法,没有二十万兵马是做不到的,若是拿下沉阳,起码得死十万人,简单点说,就是用人命填。”
杨怀道:“宁国公,这也太残忍了吧,用十万人换一座苦寒之地的城池,真的值得吗?”
贾琮笑道:“杨大人,战争本就是残酷的,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哪一场战役,不是尸横遍野,白骨如山,血流成河,正所为,将军百战死,马革裹尸还。
我等身为军人,保家卫国那是我们的职责,也是我们的使命,只要国家需要,只要陛下需要,浴血沙场,抛头颅洒热血,都义无反顾。”
听到贾琮的这番康慨陈词,众人也不禁对他刮目相看。
胡庸赞许的看了贾琮一眼,不管他自己能不能做到,能够说出这番话,足以让人佩服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