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孩子这件事,丁秋楠立马就变得不一样了。
管教孩子已经是她过去十来年当中,生命的全部了。
从六零年元旦生下小不点和瞌睡虫开始,她的大部分时间都贡献在教育孩子这件人生大事上面了。
尽管从最开始的几年,那会儿丁秋楠还是一个工作狂,特别喜欢她在协和医院的那份医生工作。
“对对对,你说的都对。”
周济民没有跟她争辩这件事,而是转移了话题。
两口子说说笑笑,时间飞逝,很快就从月球返回到了地球当中。
当航天飞机降落在楼兰古迹的发射中心时,丁秋楠这才长舒了一口气,抬头望向天空,道:
“我的心总算是安稳了,在月球飘了好几天,虽然好像很不错,但我还是感觉在地球舒服一些.....”
地球和月球之间的重力不同,尽管如此,丁秋楠还是觉得地球更踏实,那是因为她已经习惯了地球这样的生活方式。
然而,尽管她在太空和月球飘了那么久,从航天飞机下来的时候,却跟正常人没什么两样。
刚开始她还没觉得有什么,好像是理所应当的样子,可很快她就想到了之前看新城电视台关于航天员从返回舱出舱的场景。
那些航天员都是被人抬着出舱的,为什么她就可以自己走出来,并且没有任何的不适呢?
她把这个问题抛给了周济民,因为只有他才能解答这个问题。
“一两句话解释不清楚,简单来说就是技术代差的关系。”
“那为什么你不把这些技术给航天工程院呢?而且你本来也是在工程院上班呀。”
丁秋楠好奇不已,周济民摇头失笑,道:
“你以为我不想给吗?那是他们根本掌握不了呀,别的都不说了,光是一个能源问题,他们至今还没解决这个问题......”
“还有就是我们之前乘坐的超音速飞机,你还记得吧?”
她连连点点头,对这架飞机,丁秋楠印象深刻。
“那是我在六五年的时候,就已经研发出来的产品了,里面也包含了垂直起降、空中悬停等多种技术,还有航空发动机等等。”
顿了顿,周济民接着又说道:
“这些技术,我从六五年的时候,就让他们抓紧时间培养人才,同时改进技术等等,好衔接我这架飞机的技术。”
“但直到今天,他们也没有做到啊,因为这里面涉及到了太多尖端科技,涉及到了一个庞大的产业链,他们想要这样的技术,就必须拥有足够的尖端人才.....”
“可是你自己也知道,最近这些年,我们根本没有那么多基础人才。”
基础人才少,那么想要培养出更多尖端人才的可能性就会很低。
绿洲新城的存在,算是一定程度上保存了科技力量的火种。
然而,针对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来说,这就有些杯水车薪了。
所以技术没有完全达标,想要学习垂直起降的技术,确实很难。
就拿去年周济民组织人手研发的重型运输直升机来说,一年过去了,如果没有周济民的介入,他们现在恐怕是什么都还没造出来。
想到明年年初的事儿,周济民便有些着急。
因为重型运输直升机这玩意儿,很重要,早早实现量产,比什么都强。
整个国家那么大,地域辽阔,千八百架这样的直升机不嫌多,百十架也不嫌少。
“好吧,原来是这样啊。”
丁秋楠恍然大悟,周济民则是带着她返回了绿洲新城。
回到别墅的时候,孩子们已经上学了,家里就剩下李雨竹和她的两个孩子。
小梦恬已经七岁了,早就到了上学年龄。
所以才不会留在家里带弟弟妹妹呢。
“你们就好了,跑出去浪漫了,丢我一个人在家里带孩子。”
看到周济民和丁秋楠两人回来,李雨竹顿时满脸幽怨地说道。
她本来就是女强人,更喜欢在办公室里办公,而不是给孩子把尿这些家务活。
“她们不是你的孩子呀?”
丁秋楠好气又好笑,她都没说李雨竹经常跟周济民跑出去约会这事儿呢,反倒是责怪起她这个姐姐来了?
“哎呀,楠姐你别生气了嘛,我给你捶捶背,你们都去了哪里呀?好不好玩?”
“我们去了月球,你相信吗?”
“信,怎么会不信呢?”
李雨竹当即便应道,还假模假样地询问月球好不好玩之类的话。
实际上,她压根儿就不相信。
然而,丁秋楠并没有听出来,李雨竹在忽悠她。
所以她便直接从她自己的包裹里,拿出一台单反相机,里面是存储了不少两人在月球这几天拍下来的照片。
当李雨竹看到那些照片之后,顿时惊呆了:难道真的去了月球?
要不然没办法解释这些照片啊。
大部分照片可都是有周济民和丁秋楠两人的出镜的,而现在可没有p图、抠图之类的说法。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