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一会儿的功夫,四合院这边,就聚满了商贩。
从凌晨两点多到早上六点,直到所有商贩都离开了,周济民这才收摊离开。
今儿卖的海鲜可不少,已经超过一千吨了。
估计接下来好几天,京城的海鲜都会降价吧?
但是这跟他有什么关系呢?他只是想赚点钱而已。
周五,今天是周清娴她们几个孩子参加期末考试的日子。
读完这个学期,她们在小学第一年的学业就完成了,下个学期便是二年级了。
“记住爸爸说的话,每一门科目都要考一百满分,如果你们中谁没有完成,那么接下来的这个暑假,我会减少你们玩耍的时间。”
临出门前,周济民把三个孩子拉到身前,再三叮嘱道:
“同时,你们也要记住,考试过程中,全力以赴就行,别东想西想,考完一科忘记一科,明白了吗?”
孩子们齐齐点头,应了一声。
两碗粥和周晓白两个小屁孩,也被周济民赶去一起考试。
“我不要求你们能拿到满分,但你们要认真做,把能做的题目都做完,如果能考到八十分,我就奖励你们这个暑假,每天多看半小时的电视。”
听到这个奖励,俩孩子都两眼放光,赶忙点头应下了。
就是小娴她们有些不乐意,凭什么她们仨就要求考一百分?
不过,对于她们爸爸的安排,虽然不满,但有意见也只能保留。
要不然,跟她们爸爸狡辩的话,通过以往的经验,她们只有输的份儿。
所以,还是保持现状吧。
于是,孩子们都去考试了,家里就剩下晓婉和晓静两个孩子,以及许柠这个小馒头了。
上午,在书房看书的周济民,却被几个不速之客打扰了。
除了常振吉和潘成权两人之外,还有其他五位教授专家。
这群人都有一个共通点,那就是他们都曾经跟周济民一起去过雾都做学术交流。
“周教授,我们来这里打扰你,就是想再确认一件事。”
寒暄之后,几人就道明了来意,那就是确定一下那个保密极高的项目,到底能不能让他们也参加。
“其实,那天我跟常教授和潘教授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关于这个项目的情况,我无法透露丁点。”
顿了顿,周济民继续说道:
“我再重述一遍,如果你们真的想参加这个项目,首先要说服你们家人,做好一辈子都不能见光的准备。其次你们能否加入这个项目,不是我说了算,我只有推荐权。”
众人面面相觑,没想到周济民虽然年轻,但口风是真的很紧。
书房的气氛沉默了下来,但常振吉突然开口,道:
“我想知道,为什么你没有加入?难道你也不够资格吗?”
“老常,你是不是搞错了一件事?我什么时候说过我没有加入?我又什么时候说过我加入了那个项目?”
额!
大家再次无语,合着在跟大家兜圈圈呢。
但众人不得不佩服周济民的机智,让大家摸不清底细。
相比留在京城,大家其实更想换个地方,可周济民说的这么邪乎,众人也不敢随便决定啊。
潘成权的目光扫向桌面,开口询问道:
“周教授你在看核裂变方面的资料吗?你最近在研究这个?”
这个话题,转移了大家的注意力,也引起了众人的好奇。
核这个东西,代表了尖端科技,代表了利剑。
“嗯,我最近对这些东西有点兴趣,趁着有时间,就看一看。”
话说一半,留一半,这是最近这几年,周济民的习惯了。
要搞核电厂,他也只能这么办了。
等忙完这段时间,他就该去解决金属材料短缺的问题了,顺便也解决一下核裂变原材料的问题。
据他所知,很多大型矿场,都会有核裂变的原材料铀或钚,但是,能不能提炼出来,这才是最关键的地方。
也是限制很多国家,能不能加入核玩家行列的最关键因素。
六三年的时候,关于限制核武器扩散的谈判就已经开始了,等到了六八年,全面限制谈判就会结束。
到时候,全球其他国家想要再搞核武器研究,就会被禁止了。
但现在嘛,还是可以进行研究的。
只不过,那些小国是想都不要想了,特别是小日子,直接排除在外。
略过核武器,对于周济民提及的核电厂,大家还是非常感兴趣的。
北极熊和白头鹰就不说了,这两个国家都是玩核的高手,在五十年代就已经建成了核电站。
但这只是第一代核电站,技术还不够成熟,也还不具备商业运营的基础。
直到六十年代,也就是这个时期,像丑国那边搞出来的压水堆、沸水堆、重水堆等核反应堆技术的核发电机组,核电站技术才算趋于成熟。
后世,周济民所知道的大部分核电厂,基本上都是六十年代生成的第二代核电站。
内地想要实现核电站的运营,还要等二十多年,因为现在钱老他们还在进一步研究核武器的存放、提炼效率等问题。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