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济民豪爽的发言,引来了两女的白眼。
不过,见他那么自信,她们也有了信心。
只是三人聊着聊着,很快就聊到了床上,然后开始畅谈人生理想了。
日上三竿,太阳都悬挂在高空了,两女这才醒过来。
然后起床干活去了。
今天要做的是先把之前收集来的报纸公司资料,翻看一遍,然后挑选出有收购价值的,晚上大家一起讨论一下。
而今天,周济民依然没有去大华公司那边,而是继续待在别墅带娃。
只是在中午的时候,来到外面,找小卖部打了一个电话给大华公司,咨询了一下现在情况。
商场那边早就装修好了,现在就差周济民的大屏幕和京城那边发过来的货物了。
第三鞋厂是好样的,当初周济民只是让他们每件款式做五百件就好,结果他们在规定时间内,搞出了一千多件。
要知道,光是鞋子的款式就有十二种,更别说衣服了。
直到周济民离开京城之前,第三鞋厂的规模已经超过四千工人了。
可想而知,褚厂长等管理层是有多么大的信心和决心了。
因此,周济民也不想让他们失望,当即推迟了几天。
这次说什么也要办好,然后一炮而红。
那一千名大头兵,已经分批次登陆小岛了,并没有受到任何人的关注。
没办法啊,这次是秘密任务,所以这些大头兵们都按照规定,进行了完美的伪装。
把自身的军人气质、动作等等,全都改了。
有句老话是说,由俭入奢易,这句话也适用于这群大头兵们。
平时在部队里,每天都需要严格要求自己,现在嘛,只需要做回真我,那简直太容易了。
眼下这些准备都还没做好,周济民自然不会出现了。
不过,李忠凯却表示,金斯利那边是不是应该给个答复了?
“不用,继续晾着他,等我们的产品卖出去之后,他自会找上门来的。”
对此,周济民十分有自信。
金斯利、迈克尔等人都是纯粹商人,只要利益足够大,让他们出卖他们自己国家的利益,都不会犹豫的。
要不然,当初金斯利也不会花那么大的代价,从海外运输那么多内地继续的设备过来了。
听他如此坚持,李忠凯和郭厚德两人便没有再劝说了。
反正这么长时间以来,周济民做的每一个决策,基本上都是最正确的。
那就无需质疑了。
当天傍晚,徐梅跟吉布楚和回来了。
“这是公司那群管理层今天一天的成果,挑选出了这五家小报刊,全都是经营不善,在倒闭边缘的......”
“好,那就这五家吧,明天先找第三方代理,派律师和会计团队前往通知他们......”
收购嘛,最好不要自己出面,而是秘密找第三方机构出面。
虽然这样会多花一些钱,但那五家报刊却不会得知启航出版社在背后发力,所以也不会负隅顽抗,或者狮子大开口了。
毕竟整个小岛上,谁不知道启航出版社财大气粗?
吉布楚和她们都不太乐意,面色有些犹豫,但听完周济民的解释之后,只好作罢。
这让周济民更加无语,她们是真的不适合经营公司啊。
讲真的,要不是他在幕后出谋划策,别说启航出版社了,估计那家收租公司,也会被她们折腾得入不敷出了。
不过,随着产业增多,周济民也意识到,是时候招聘律师团队和会计团队了。
这两者可以说是经营一家集团公司的时候,必不可少的自卫武器。
老是请外面的人,不适合,而且还花冤枉钱呢。
转过天,周济民决定下来之后,便亲自去干预这件事。
史蒂文生李伟斌律师事务所,一家合伙人制度的律所。
也是小岛上排名极为靠前的律师事务所,专门负责商业刑事桉件、收购桉等,战绩辉煌,行业口碑极佳。
周济民以自己其中一个作家马甲的名字周大叔出面,跟这几位律师见了一面。
他并没有谈其他的事,直接开门见山地说了收购桉的事。
并且只给这家律师三天的时间,资料什么的都备齐了,订金也可以第一时间支付。
启航出版社的会计和律师,虽然是没什么名气的行内人员,但起草合同,甄别可能存在的漏洞,不让史蒂文生李伟斌事务所钻空子,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快刀斩乱麻之下,不到一个上午的时间,便已经签好了合同,还支付了对方十分优厚的报酬。
旁观的徐梅和吉布楚和两人,在离开律所之后,顿时忍不住问了出来。
“为什么要支付他们三十五万的酬劳?”
在平均月薪只有四五百块钱的小岛来说,三十五万的资金,已经非常恐怖了。
“因为他们值这个价,而且我们只给了对方三天的时间,并且我这也是千金买马骨而已,你们不要太惊讶。”
“好吧,反正你钱多,你说什么就是什么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