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这样,行,我知道了,你忙吧。”
对方恭恭敬敬的,严守纪律,周济民只能凑近了大卡车问人。
刚靠近大卡车,他就看到了熟人林武旺,后者也瞅见他了。
“呀,这不是周主任嘛,您回来了,正好,来看看这些万迪集团送的好东西,都是外文,咱也看不懂啊。”
听说是生产线设备,周济民顿时来了兴致。
毕竟他之前去小岛,目的就是为了这些设备呢。
他没有看过分配方案,没想到62小镇也分了几大卡车呢,那是得好好瞧一瞧。
带上手套,周济民就跟着一起拆开了木箱子。
露出了里面冷冰冰的金属制品。
该说不说,老外在机器保养这一块上面的支出,还是非常舍得的。
早之前,他就听说了,这一批生产线当中,有部分是二手货。
刚才他就看了一下木箱子上面的标签,里面的设备就是二手货。
没想到二手设备,也跟一手差不多,看着最少也是九成五新的产品。
不一会儿的功夫,设备都被拆开了,但遇到了难题,大家都不懂如何安装。
说明书倒是有,甚至还有如何保养、维修等书籍。
可上面写的全是鬼画符,没人认识它们。
内地的教育系统,外语就两种,英语和俄语。
而眼前的设备,写的全是法语,鬼才看得懂啊。
除非是从卢鸡国回来的留学人员,要不然,大部分还是看不懂。
“嘿,小镇那么多专家教授,不会去请教管理委员会的领导帮忙找人吗?”
“好的,厂长。”
听到不远处的对话,周济民笑了笑。
他是懂法语,但更多是偏向于日常生活,而不是专业性很强的机器设备。
就算在后世,所谓的人工智能翻译,也很难完成这些专业性如此强的文字翻译工作。
比如说偏向水电工程建设的专业技术文章,只是精通双语的人,而没有相关工作经验,翻译出来的文章,都多少会有些不对劲的地方。
所以,面对这个翻译问题,周济民也没有太好的办法。
当然了,如果只是基础的理论技术,他还是勉强可以胜任的。
查看了一番这些设备,周济民也离开了。
接着又继续逛了发电厂等几个工厂,他这才返回石屋。
转过天,胡建敏终于离开小镇了。
这算是好消息吗?
算个屁!
虽说把不顺眼的人踢走了,但周济民心头总感觉哪里有些不对。
由于没有什么发现,索性就抛之脑后了。
“今天开始百万次运算速度的测试,所有人都再三确认一下,下午两点,准时运行系统……”
随着周济民的吩咐,所有人都忙碌了起来。
下午两点才开始测试,那是因为那个时间点,才是整个小镇的太阳发电厂提供最多电力的时刻。
超级电脑的耗电量是非常恐怖的,所以必须得保障电力稳定供应,否则很容易导致测试失败。
“济民,我们这群老家伙也来看看,不会打扰你工作吧?”
江圣博带了小镇的领导班子过来,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何况人家还是领导,是他顶头上司。
所以,他就算心里不乐意,也只能忍着。
当然,他只是稍微应付了一下,然后自顾自地干活去了。
但是没多久,他就觉得不对劲了。
领导班子中的一人,此人应该是叫房大伟,此时正带着一个黑色眼镜,不停地盯着电脑看。
看就看,还凑近了看,并且是全方位,连底部位置都不放过。
周济民停下了手里的动作,就这么看着对方。
还是安泽胜察觉到了这一幕,连忙拉了拉房大伟,后者还有些不满地都囔,直到迎上周济民冰冷的目光,他才讪讪地解释道:
“我就是好奇,呵呵,好奇而已。”
“是吗?”周济民不可置否地看了对方一眼,又看向江圣博道:
“领导,这位是?”
“哦,他是四月份加入小镇管理委员会的房大伟,专门主持农业技术等方面管理工作。”
“既然是农业技术,那么应该用不到电脑吧?这位领导,您一直盯着电脑看,有没有看出什么呢?”
此时的房大伟,摇摇头,表示这些都是高科技,不像他们摆弄的农业,属于不太上台面的。
这人居然喜欢捧高踩低?
周济民皱眉,颇为不喜,但忍住了,没有继续搭理对方。
时间飞逝,很快就到了下午。
测试的所有准备工作已经就绪,电脑开机,然后优先安置系统。
想要支撑起超级电脑的运行,软件系统也必须要更新。
这就是为什么当初他力排众议,也要把那六十八台电脑运回北大的原因。
没有北大那群码农帮忙开发系统,敲打出几十上百万行的运行代码,今天是不可能进行超级电脑的测试。
一步慢,步步慢。
所以,如何走,怎么往前发展,周济民早就做好规划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