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氢弹为例,在全球的科学界,丑国科学界已经公布了氢弹的氚氚反应和氘氚反应的大致理论。
但是以这两个方向研发下去,没有几个亿和十多年的付出,那是不可能的。
要知道,氢弹这玩意儿,国外都是花费了五六七八年才成功研发出来的。
以内地的经济实力和人才水平,十几年,恐怕都是高估的一个数据。
在整个氢弹科研项目里,同样的充斥了留学派和本土派的学术分歧。
当初,于敏同志就提出了另外一种可能性。
但这种可能性需要大量的计算,这是一个大问题。
当初,氢弹科研项目小组里,讨论的是从中科院借用晶体管计算机。
然而,随着周济民研发出电脑,顿时受到了热烈的追捧。
毕竟以电脑的超高运算速度,那远不是晶体管计算机所能比拟的。
不过,于敏同志对周济民还是有些小怨念的。
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半年前,造出来的电脑,一个都不能动,全都交付给北大了。
就因为这个,差点儿让于敏同志提出来的新型氢弹结构流产。
为了印证这个新型结构的理论基础,于敏同志不舍昼夜,靠人力进行完成海量的运算数据。
偏偏,于敏同志本身患有贫血等症状,每次准时准点下班吃饭,吃完饭还得拿萝卜干回实验室。
便是因为过度劳累导致的贫血等症状,但科研项目刻不容缓,于敏同志不敢拖延,只能如此。
如果可以早一天拿到电脑,那么他就不用因为这个而累死累活了。
当然,周济民压根儿就不知道有这件事。
主要是他跟于敏同志没有交集,而且对方的保密程度比他还严格。
照理说,周济民跟于敏同志一样,都是土生土长的没有出国留过学的本土科研工作者。
两人参与的也是超级科研项目,保密级别应该等同才对。
然而,周济民太过年轻了,而且他是全才,又很桀骜不驯,所以保密也只是相对的。
“上次我们遇到的问题是散热材料不够,导致主机运行过程中着火,后来我提出的新材料,有研发出来吗?”
面对周济民提出的问题,伍智恒很认真地回答,表示已经完成任务了,并且在昨天完成了测试,结果十分喜人。
“那就好,从明天开始,我们先进行一次百万运算速度的超级电脑测试,然后逐步加码。”
周济民点点头,接着又说道:
“按照之前定下来的计划,做好所有的准备工作,特别是电力方面,不能拖后腿,知道吗?”
“收到,老大,我太兴奋了,终于看到曙光了。”
没有搭理神经质的伍智恒,周济民摇头离开了办公室。
临出门之前,看到一旁的一个身影,他的脸色却瞬间拉了下来。
“他怎么也在这里?”
那人却是许久没见的胡建敏,之前一直反对他在62小镇建电脑制造厂的一个学者。
“噢,老大您说胡教授啊,他是前段时间刚申请来到62小镇的专家……”
伍智恒连忙解释:
“胡教授说了,他早就忘了之前的事,不计较了,愿意来我们实验室当一个小兵,指哪打哪,反正都是为国家添砖加瓦嘛……”
这些话,自然不是伍智恒说的,而是胡建敏说的。
听完之后,周济民却是冷笑连连,早不来晚不来,偏偏现在过来。
肯定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把他赶出去,我不想看到他。”
“老大,这……”伍智恒一阵为难,周济民面无表情地看了前者一眼,没有说话,径直走出办公室。
“跟江领导说一句,62小镇,有我无他!”
伍智恒听到这句话,顿时头疼不已。
但也只是一会儿的时间,他就下定决心了:听老大的,准没错儿!
于是,他来到胡建敏旁边,作出请的手势:
“胡教授您好,非常抱歉,接下您不能继续待在我们实验室了,不对,您不能待在62小镇了,请您离开。”
后者慌了一下,还以为东窗事发了呢。
抬头看到是伍智恒,这才松了一口气,诧异地反问:
“伍组长,这是怎么回事?好端端的,怎么要让我离开这里?”
“具体什么原因,我不能告诉您,请您离开吧。”
胡建敏这才意识到不对劲了,看得出来,伍智恒是认真的。
两人的对话,引来了其他人的注意,不少人都过来劝说。
该说不说,胡建敏的社交还是十分有用的,才短短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就收买了这么多人心,端的是厉害。
然而,伍智恒可不是当初的小小研究员,自然是不为所动。
并且,他并没有说出来是周济民的命令,他只是自己扛着。
又不是扛不动,再说了,难得有机会替老大办事,肯定要办妥当啊。
“都别说了,胡教授,虽然这件事很突然,但出于安全考虑,请您暂停您的所有工作,离开实验室。”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