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渐的,大家都多少知道一些剧情。
只不过文字太小白了,丁秋楠不愿意看,小金鱼还太小。
二嘛,笑里藏刀还好说,嘴里藏刀可真渗人了。
所以,大家更愿意相信是周济民说的鬼话。
“你们认为不可能的事,却是别人的日常。”
周济民摇摇头,指了指饭桌上的饭菜:
“在我们家,这些都是日常,可在其他家庭,甚至偏远农村地区。这些大概就是他们一辈子都想象不出来的盛宴,所以,不要低估或者小瞧任何人。”
一番话,直接让大家集体沉默了。
他们都承认周济民说得对,可还是难以想象啊。
吐槽说教了一番,周济民这才继续往下说。
吃过午饭,丁秋楠她们都去上班上学了。
家里只有周济民带着仨个孩子,还有黄小花和秦京茹两人在收拾院子。
望着大院里,有些残花败柳的菜地。
周济民突然开口道:
“小花,京茹,先别忙活其他了,这两天把菜地收拾一下吧,种点菠菜、洋葱、大蒜和大白菜什么的。”
这几种都是冬季耐寒的蔬菜,只要在越冬之前收割,问题不大。
毕竟等到十一月左右,京城气温就要降到零下了。
到了这个时候,一般室外的蔬菜,就算耐寒极好的韭菜、黄花菜等,根都得枯死。
也就是现在的塑料薄膜太贵,成本高,而且大部分靠进口。
等再过几年,京城也能慢慢用塑料袋了。
当然,周济民想要用塑料薄膜,种点蔬菜,也不是不可以。
但,没必要!
其实他可以把相关技术拿给上面,可同样没必要。
计划经济时代,大家都吃不起肉,也没多少人在大冬天吃得起绿油油的青菜。
现在更多都是温棚蔬菜,成本高,只服务一小部分的人,没什么市场可言。
“好的,周大哥。”
黄小花和秦京茹两个少女,笑着点头。
两人都是干活小能手。
但在家里,她们似乎永远都有干不完的活一样。
就像家里的被子,以前能有一个月拿出来晒一晒,都算不错了。
现在嘛,只要是晴天,她们就拿出来晒。
到了晚上睡觉的时候,都是闻着太阳的味道入梦的。
两人清理着菜园子,周济民把三个小家伙放在走廊这边,也下地帮忙了。
“小娴,帮爸爸看着弟弟妹妹,好不好?”
“好的爸爸。”
周清娴答应得老干脆了。
她很喜欢缠着她爸爸,但被她爸爸认可,她更喜欢。
于是,她一个快两岁的小家伙,管理着两个已经九个月大的弟弟妹妹。
众所周知,九个月大的孩子,那是真的很会爬。
走廊上,周济民在地面上给她们铺了几张毯子。
这毯子蛮大的,覆盖了近两米五的长宽,足够她们活动了。
而且除了周清娴这个姐姐看着,旺财、大黄、黑妞它们都在四周守护呢。
就是怕她们两个小家伙爬出来。
毕竟,从走廊下来,就是菜地了。
“妹妹,快回来。”
“哎呀,弟弟你别去那里,那里脏。”
一时间,周清娴可忙了。
菜地里忙碌的三人,也时不时地看向周清娴仨个小家伙。
突然,周济民扒开一大堆南瓜藤,里面居然露出一个硕大的南瓜。
“哇,这里居然有条漏网之鱼啊,小花你经常来菜地摘菜也没看到吗?”
黄小花两人都走了过来。
看到地里的那个巨大南瓜,也惊得目瞪口呆。
这南瓜怕不得有十多斤吧。
金黄金黄的,颜色非常好看,形状也挺漂亮的。
大部分南瓜,一般也就是五六斤,最多七八斤,上了十斤就算大南瓜了。
就算南方的菜市场,一般能有十斤重的大南瓜,都卖不动的。
当然了,对于农民来说,丰收的喜悦,才是最好的回报。
因为在农村,就算南瓜卖不了钱,剁碎了喂猪,照样能赚钱。
但在这个年代,南瓜粥、南瓜饼等等,都是不可多得的美味。
后世,周济民小时候,每年夏季,少说得连续吃好几个月的南瓜菜。
那个时候,是真的听到南瓜菜,就想吐。
“爸爸,爸爸,妹妹爬出来了。”
当周济民他们三人围着大南瓜打量的时候,周清娴却突然喊了起来。
只见她自己抱住还想爬走的小不点,瞌睡虫却翻过旺财的身体,已经爬到菜地里了。
这可把周清娴差点弄哭了。
小小的身体,却满满都是责任感。
周济民健步如飞,跑过来一把捞起周清怡这个小家伙。
轻轻在她小屁股上拍了一下,笑骂道:
“怎么不听姐姐的话呢?让你别跑出来,你还跑出来,把自己弄脏了吧?”
她的小手上,脏兮兮的。
都是泥土,脸蛋也碰到了一些,衣服上更是沾了不少。
“爬爬,爬爬!”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