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技术要求当然不低。
现在整个轧钢厂,有且仅有六名八级工人。
但八级工人都有自己的事要忙,不可能为了生产打火机而丢掉原本的工作。
毕竟轧钢厂是以钢材生产为核心的工厂。
技术员可不是八级工,但恒流阀技术的要求又很高。
“不是,你们的资料怎么只有后面这一部分?其他的呢?”
刚才老梁拿着资料的时候,周济民就觉得不对劲。
厚度不对啊!
他自己复制粘贴的技术资料,总共有多少页,他一清二楚。
“厂长给到我们的只有这么多啊!”老梁疑惑,周济民顿时炸了,气道:
“这个老杨,怎么办事的?”
说着,气冲冲就要去找杨厂长,老梁赶紧拉住了他。
“不是,这点小事你去找厂长干嘛?”
“老梁你懂个屁!”
周济民瞬间爆粗,没有半点客气的成分。
“这是一整套流程,怎么能分割开?我说你们怎么会找过来呢,根子出在这里呢。”
这小东西是由恒流阀壳体、限流体、弹黄、封盖4个组件构成。
并且恒流阀的小门阀那么小,人力制作的话,那确实只有七级、八级工才能完成。
六级工勉勉强强,估计不合格的产品会很多。
因此,恒流阀技术只能靠机器来完成。
说罢,周济民没有理会老梁,径直来到了厂长办公室。
但陈秘书拦住了他,因为里面有其他客人。
那真是不凑巧。
等了有一会儿,杨厂长终于会见完客人了。
等老杨送走客人之后,周济民便进入办公室,开门见山的询问道:
“为什么把计划书拆分了?老梁他们刚才找我了。”
“你以为不需要保密吗?”老杨没好气地说道,周济民无语,道:
“您可真是瞎操心,上面的领导已经申请专利保护了,而且我在计划书写的很明白,降低生产成本,则无惧一切竞争,您看到了吗?”
老杨又还没到老眼昏花的地步,当然看到了那句话。
只不过,老杨认为,成本再低,终究还是有成本的。
工人群众不可能不要工资吧?
对于老杨的担忧,周济民只能怪自己考虑不周了。
他那句话等于白写了。
时代的局限性,便在这里。
但,不代表他就要妥协。
保密的管制措施有很多,比如设立独立的保密单位,让保卫科完全监管,图纸等任何东西都不能随意离开单位。
加上技术分工协作,互不统属,一旦出事,直接找负责人。
杨厂长一听,这才是最好的保密措施。
毕竟周济民才是技术开发人员,老杨没有考虑到这些,也很正常。
把打火机涉及到注塑、冲压、弹黄成型、电镀、喷涂及焊接等十来个不同的工艺,进行切割,分组不同的部门来完成。
做到最大程度的技术保密。
“厂长,这次之后,可别让他们来我了。”
重新更新了一下计划书后,周济民便再次提醒老杨。
“我还要看书复习呢,你这样办事不利索的话,我真撂挑子不干了。”
后者有些害怕他真的辞职,所以认真点头了。
虽然老杨不太看好周济民能考上京师大学堂,但万一呢?
看来还得想办法,把周济民深深绑定在轧钢厂才行。
这样的人才,要是真的飞走了,轧钢厂的损失可太大了。
下了班,周济民没有直接回家,而是去了国营家具店。
工作人员看到周济民过来,也没有上前搭理的意思。
这年代的人,其实挺有意思的。
由于没有纯粹私人的店,不管是轧钢厂、照相馆、百货商店,还是眼前的家具店,那都是国营或者公私合营的。
并且,公私合营的也基本上都是国家或集体说了算。
成为工人或者销售员之前,这些人半点的神气不起来。
比如阎解成这样的。
几乎是卑躬屈膝,就是想求得一份稳定的工作。
所以,这年代的工作基本上都是铁饭碗。
也因为是铁饭碗,有了工作之后,便神气起来了。
就好像周济民去便宜坊吃烤鸭时遇到的标语:不要殴打客人!
可想而知,这年代的工人有多么牛逼。
工作人员虽然不愿意搭理自己,周济民也不在乎。
反正不止一个工作人员。
可当他要往里面走的时候,对方却拦住他了。
“同志,你想要什么?在这里看看就成,不要往里面走。”
对方说完,还小声滴咕了一句,看了又不买,耽误我的工作。
周济民被气乐了,“嘿,您是怎么知道我不买的?而且您这里摆放的家具根本没有我想要的,我为什么要看?”
“你毛都还没长齐呢,买家具?你有钱有票吗?”
真特么狗眼看人低啊!
换做平时,他肯定会做伪装。
毕竟他身高虽然有一米七五以上,但是脸嫩的很。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