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知道天地人三才,那如烟姑娘又要哪三才?”林逸问道。
其他人也都好奇倾听。
“三才者,人才、文才、钱财。”
“人才者,自然要长相帅气,如公子这般肯定是能过这一关的,至于文才吗,那就是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有一样比过如烟姑娘,都可入选,如有多位公子竞争,那就要看哪位公子最有文才了。至于钱财吗,与如烟姑娘品茶聊天共话春秋,一次两百贯。”
听到这个价格,林逸的几个同窗都是咋舌。
这还只是喝茶聊天。
连口肉都吃不到,就要价两百贯,两百贯能在清河县城外买十几亩好地了。
林逸心里有些好笑。
所谓卖艺不卖身,不就是为了抬高价格吗,没必要弄得如此矫揉造作。
靓妆迎门,争妍卖笑。
莫把架子端的太高。
不过这些话,林逸没说,只是含笑听着蜜桃说完,今晚他来这青楼,可不是只为喝花酒,还有另一个目的。
扬名。
古往今来,
嫖妓之风以宋朝最盛。
官员文人,以狎妓为雅,据说宋词有一半出自青楼,宋词是可以唱出来的,谁唱,自然是那些艺伎。
也正是被妓女们传唱,很多诗词才能流传天下,诗词传天下后,文人才有名气。
有了名气,才可以在各地白吃白喝。
李白的白。
宋朝科举,也比较注重名声,如果考官听过你的名声,观感会大有不同,也因此,好多读书人想方设法扬名,而青楼争花魁,又是一个极好的宣扬自己诗词文采的机会。
说白了,
这是一整套利益链条。
缺一不可。
林逸胡乱猜测,为啥明清好诗词少,因为明清明令禁止官员狎妓,压抑了那些人的灵感,所以做不出来好诗词。
鼓乐声起。
很是嘹亮,
蜜桃眼含春水媚眼如丝的对林逸道,“公子,别摸了,如烟姑娘要出来表演了,可要去看看?”
“好,去看看。”林逸倒要见识见识这卖艺不卖身的如烟姑娘,到底有什么吸引人的地方。
走到栏杆边往下望去。
台上。
两边分列两排青衣女婢,中间摆着一架瑶琴,扫眼看去,周围包厢的客人全都出来翘首以盼,大厅也坐满了客人。
珠帘掀开,
一个身材高挑的美女走出来,年约二十芳华,头上珠翠堆满,凤翘双插,身穿大红五彩妆花袍,长褙拖地,腰系金镶碧玉带,下衬花锦蓝裙,两边禁步叮冬,姿性儿百伶百俐。
此女长相粉妆玉琢,仪容娇媚,细弯弯两道蛾眉,直侵入鬓,滴流流一双凤眼,来往踅人,娇声儿似转日流莺,嫩腰儿似弄风杨柳。
林逸点点头。
不错,确实称得上绝色美女。
如烟姑娘刚一出场,不管是包厢的还是大厅的,男人们都直勾勾看着她,眼中冒出精光。
女人坐在瑶琴前,没有任何废话,轻轻一拨弄,响起一串弦音,旁边的乐女们笙管笛箫锣鼓镲铙立刻跟着响起,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听第一句林逸已经知道是柳三变的雨霖铃,柳永活着的时候,流连妓院多年,写出无数诗词,开创一代婉约风,在妓女间广为流传,林逸其实很佩服他,因为他也想像那哥们一样潇洒,可惜柳永已经死了几十年,不能一见殊为遗憾。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林逸看如烟姑娘唱歌,不得不说此女长相漂亮,气质幽静,嗓音甜美,琴技绝佳,再加上一个才女的名头,妥妥的高质量女星,难怪会有这么多粉丝追捧。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虽已唱完,
可大厅中依旧余音鸟鸟。
周围男人们发出阵阵欢呼。
如烟姑娘站起来,屈身感谢,檀口轻开说道:“今晚的题目,就以‘爱情’为题,以一炷香为限,到时我会选出最好的三首诗词,与诸位一起品评。”
台下的书生们立时叫好。
现在是科举前夕,来参加州试的学子们齐聚州府,正是表现一把的好时候。
如烟告辞离去。
众人叫奴仆拿来笔墨纸砚,开始研究写什么诗词,有些可能提前就有准备,拿起来就写,一首诗词一挥而就。
有奴仆端着笔墨纸砚,来到林逸他们包厢,“诸位公子可要写诗词参与品评?”
有人摇头,
避免献丑,
有人却准备参加,只为一个雅趣,其中杨南斗和李瑛各写了一首词,林逸看过去,不能说很好,只能说毫无文才干干巴巴,这样的诗词林逸不抄袭古代经典诗词,一分钟也能写出八首。
“东阳兄,你要不要也来一首?”毛助问道。
当然,
这句话只是客气。
他们几个知道林逸的水平如何,还不如他们呢,嫖妓他在行,写诗估计会愁死他。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