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将领领命而去。
朱棣深知,接下来的战斗将决定他的命运。他必须全力以赴,否则将万劫不复。然而,他也清楚,朱允炆此次有了民心的支持,必定会更加棘手。
几天之后,朱允炆收到了各方势力的回应。大部分势力都愿意响应他的号召,出兵相助。朱允炆大喜,立刻与各方势力商讨联合出兵的细节。
在一次联合军事会议上,朱允炆与各方将领围坐在地图前,仔细研究作战计划。
“诸位,此次我们联合出兵,务必齐心协力,一举击败朱棣。根据情报,朱棣目前屯兵于应天府附近,企图凭借坚城抵抗。我们要制定合理的战术,突破他的防线。”朱允炆说道。
一位来自南方的将领说道:“殿下,我们南方军队擅长山地作战,可负责迂回包抄,从侧面攻击朱棣的军队。”
另一位北方的将领也说道:“我们北方军队骑兵居多,可作为正面进攻的主力,冲散朱棣的防线。”
朱允炆点头表示赞同,说道:“好,就依两位将军所言。同时,我们还要安排一支精锐部队,在朱棣可能突围的方向设下埋伏。此次作战,务必要将朱棣一网打尽。”
经过一番详细的商讨,作战计划终于确定下来。朱允炆看着在座的各位将领,坚定地说道:“诸位,朱棣谋反,罪大恶极。如今民心所向,我们又有各方势力相助,此战必胜!让我们为了大明的江山,为了百姓的安宁,奋勇杀敌!”
“必胜!必胜!必胜!”将领们齐声高呼,声音响彻营帐。
一切准备就绪,朱允炆的军队与各方势力的联军浩浩荡荡地向朱棣的驻地进发。一路上,军旗飘扬,马蹄声震得地面都微微颤抖。士兵们士气高昂,脸上洋溢着必胜的信心。
当联军接近朱棣的防线时,朱棣的军队早已严阵以待。战场上,气氛紧张到了极点,仿佛空气都要凝固。
“杀!”随着朱允炆一声令下,联军发起了进攻。北方骑兵如潮水般冲向朱棣的防线,马蹄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朱棣的军队也不甘示弱,纷纷放箭抵抗。一时间,箭如雨下,喊杀声震耳欲聋。
廖永忠率领的一路军队则巧妙地绕过朱棣的正面防线,从侧面发动攻击。朱棣的军队顿时陷入混乱,两面受敌。
“稳住!不要慌乱!”朱棣在阵中大声喊道,试图稳住军心。然而,联军的攻势太过猛烈,朱棣的军队渐渐抵挡不住。
就在此时,胡大海率领的埋伏部队也适时杀出,截断了朱棣军队的后路。朱棣大惊失色,他没想到朱允炆的计划如此周密。
“王爷,我们被包围了,怎么办?”一位将领焦急地问道。
朱棣咬咬牙,说道:“拼了!杀出一条血路!”
朱棣亲自率军,试图突破联军的包围。他挥舞着手中的长刀,勇猛无比,所到之处,联军士兵纷纷倒下。然而,联军人数众多,朱棣的突围行动异常艰难。
在激烈的战斗中,朱允炆看到朱棣亲自上阵,心中一动。他深知,如果能在此处擒获朱棣,这场战争就将彻底结束。
“传我命令,集中兵力,务必擒获朱棣!”朱允炆高声喊道。
联军士兵们听到命令后,纷纷向朱棣所在的位置涌去。朱棣身边的士兵越来越少,他渐渐陷入了绝境。
“难道我朱棣今日就要命丧于此?”朱棣心中暗自思忖,眼中却依然闪烁着不甘的光芒。
就在朱棣几乎绝望之时,突然,一支利箭向朱允炆射去。原来,朱棣的一名神箭手趁乱向朱允炆发动了偷袭。
“殿下小心!”康茂才眼尖,看到利箭射来,飞身挡在朱允炆身前。利箭射中了康茂才的肩膀,他顿时鲜血直流。
“康将军!”朱允炆大惊失色。
“殿下,别管我,抓住朱棣!”康茂才忍着剧痛说道。
朱允炆感激地看了康茂才一眼,随即大声喊道:“给我抓住那个放冷箭的!”
联军士兵迅速行动,很快将那名神箭手斩杀。而此时,朱棣趁着混乱,率领残部杀出了一条血路,突围而去。
朱允炆看着朱棣逃走的方向,心中有些懊恼,但他也清楚,虽然此次没能擒获朱棣,但已经给朱棣的军队造成了重创。
“传令下去,收兵!”朱允炆说道。
经过这场战斗,朱棣的军队元气大伤,不得不退守到一座小城之中。朱允炆则率领联军将小城团团围住,准备择日发动总攻。
在联军的营帐中,朱允炆看着受伤的康茂才,关切地说道:“康将军,此次多亏了你,否则我性命难保。你安心养伤,待打败朱棣,我定当重赏。”
康茂才笑着说道:“殿下言重了,保护殿下是末将的职责。只要能为大明除去朱棣这个祸根,末将这点伤算不了什么。”
朱允炆点头,说道:“朱棣虽然逃走,但他已无路可退。我们只需围困此城,待时机成熟,便可一举攻破,彻底平定叛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