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城外的山坳里,明军的帐篷连绵起伏,却没了初来时的规整。帐篷边角被雨水泡得发黑,不少地方打着补丁,露出里面的稻草。华云龙蹲在炮架旁,手里攥着块破布,正往佛郎机炮的炮膛里擦油,油布上混着黑褐色的污渍,分不清是锈迹还是干涸的血。
“华将军,这炮再擦也没用了。”旁边的炮手李三柱叹了口气,他的胳膊上缠着绷带,是前日被流弹擦伤的,“朱亮祖那边的荷兰炮,射程比咱们远两里地,咱们的炮刚架起来,人家的炮弹就砸过来了,这仗没法打。”
华云龙把布往地上一摔,啐了口唾沫:“没法打也得打!你以为老子愿意蹲在这破山坳里?沈百户的血还没干呢,现在退了,对得起他?”他指着远处的山头,“看见没?那棵老榕树底下,昨天又埋了八个弟兄,都是被荷兰炮炸的。咱们要是松口气,明天埋的就是你我!”
李三柱低下头,手里的通条在炮膛里来回蹭,发出刺耳的声响。“可弟兄们都快熬不住了,”他声音发哑,“粮食掺了沙土,喝的水带着股铁锈味,夜里冷得直哆嗦,连件干净衣裳都没有……”
“衣裳?”华云龙突然站起来,解开自己的盔甲,露出里面的内衬,上面满是破洞,“老子这件穿了三个月,比你的还破!”他把盔甲往地上一扔,“去,把炊事班的王大锅叫来,就说老子要借他的铁锅用用。”
李三柱愣了愣:“借锅?将军,这时候借锅做什么?”
“少废话,叫去!”华云龙眼睛瞪得通红,“再让他把仅剩的那点桐油拿来,快点!”
没一会儿,王大锅提着口黑黢黢的铁锅跑过来,身后跟着两个炊事兵,手里捧着个油坛子。“华将军,您要锅干啥?这锅还得留着给弟兄们煮糊糊呢。”王大锅的脸被烟火熏得发黑,只有眼睛亮晶晶的。
华云龙没理他,抄起铁锅就往炮架上扣,又让李三柱往锅沿抹桐油。“就这么着,”他拍了拍锅,“荷兰炮不是能炸吗?老子给炮戴个‘铁帽子’,看它还能不能炸坏炮膛!”
王大锅看得直咋舌:“将军,这……这能行吗?铁锅薄得很,炮弹一砸就穿啊!”
“穿了也比炮膛炸了强!”华云龙拽过炮绳,“李三柱,装弹!今天老子就不信这个邪,非要把炮弹打到朱亮祖的帐篷顶上不可!”
正忙活着,顾时从后面的山路上跑过来,他的裤腿卷到膝盖,沾满了泥浆,手里还提着个血淋淋的包裹。“华将军,朱亮祖那边又添了新帮手!”他把包裹往地上一扔,里面滚出颗人头,脸上还带着惊恐的表情,“是唐胜宗!这小子带着两百人从潮州绕过来的,想抄咱们后路,被我在黑风口截住了,当场劈了!”
华云龙看了眼人头,眉头拧成个疙瘩:“唐胜宗都反了?他老子唐铎可是跟着陛下打天下的,怎么养出这么个东西!”
“别提他老子了,”顾时往地上啐了口,“这小子跟朱亮祖早就勾搭上了,去年就偷偷往广东运火药,要不是今天被我撞见,咱们的粮道怕是真要被他断了。”他蹲下身,看着华云龙扣的铁锅,突然笑了,“你这是弄啥?给炮戴帽子?”
“少取笑!”华云龙踹了他一脚,“有本事你把荷兰炮给老子卸了!”
“卸不了,”顾时收起笑,从怀里掏出张皱巴巴的纸,“但我抓了个荷兰炮手,审出来点东西。他们的炮虽然远,却得提前半小时装弹,而且最怕潮湿,这几天下雨,他们的炮筒老卡壳。”
华云龙眼睛一亮:“当真?”
“千真万确!”顾时拍着胸脯,“那炮手说,只要咱们在他们装弹的时候冲过去,保管他们来不及开炮!”
“好!”华云龙一把扯掉铁锅,“李三柱,别擦了,通知弟兄们,今晚准备夜袭!”
夜幕降临时,雨又下了起来,淅淅沥沥的,把山路浇得泥泞不堪。朱元璋披着件蓑衣,站在赣州城头,望着远处朱军营地的灯火,那些灯火忽明忽暗,像鬼火似的。
“陛下,华云龙和顾时说要夜袭?”康茂才站在旁边,手里捧着件棉袍,“雨太大了,山路滑,怕是不妥啊。”
朱元璋没接棉袍,只望着雨幕:“康将军,你说沈炼死的时候,是不是也下着雨?”
康茂才愣了愣,低声道:“听逃回来的弟兄说,是下着,不大,跟今天这雨差不多。”
“那就更得去。”朱元璋的声音透过雨帘传过来,带着股冷硬,“沈炼能在雨里烧粮仓,咱们就能在雨里夺炮。你让人把姜汤熬上,等他们回来喝,再备些炭火,别让弟兄们冻着。”他顿了顿,“告诉华云龙,别贪多,能掀了他们的炮架就行,安全第一。”
康茂才应了声,刚要走,朱元璋又喊住他:“把那几个荷兰炮手带上来,朕要亲自问问。”
荷兰炮手被押上来时,浑身湿透,抖得像筛糠。朱元璋没动刑,只让通事翻译:“问他们,朱亮祖给了他们多少好处,值得卖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