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疆局势因元军残余和各汗国纷争而陷入胶着之时,西藏日喀则地区的紧张局势已如箭在弦上。邓愈深知日喀则贵族朗杰等人暗中招兵买马,企图对抗大明,若不尽快解决,必将成为西藏和平的一大隐患。他在拉萨的营帐内,日夜谋划着应对之策,目光坚定地盯着地图上日喀则的位置,仿佛要将这片土地的局势看穿。
邓愈再次召集众将,营帐内气氛凝重,烛火摇曳的光影在众人脸上晃动。邓愈指着地图说道:“日喀则贵族执迷不悟,妄图与大明对抗,我们不能再坐视不理。但日喀则地形复杂,且贵族们已有所准备,我们需制定周密计划,力求一战而定。”
副将陈武皱着眉头,思索片刻后说道:“将军,日喀则四周环山,易守难攻。朗杰等人必定在要道设下重兵把守。我们可先派小股精锐部队,佯装从正面进攻,吸引敌军注意力,主力则绕到后山,寻找隐秘路径,突袭他们的后方。”
邓愈微微点头,目光在营帐内扫过,问道:“诸位对此计有何看法?”
将领李勇站出来,抱拳说道:“此计虽妙,但后山路径隐秘,若侦察不明,贸然前往,恐遭埋伏。我们需先派得力人手,详细探查后山地形,确保万无一失。”
邓愈深以为然,说道:“李勇所言极是。此事就交由你负责,挑选精明能干的侦察兵,务必将后山地形和敌军部署查探清楚。”
李勇领命而去。数日后,李勇归来,向邓愈禀报道:“将军,后山确有一条小路可通日喀则城内,但道路狭窄,仅容单人通行,且两侧山壁陡峭,敌军虽未设伏,但防守较为薄弱。不过,我们行军时需格外小心,不可发出声响,以免惊动敌军。”
邓愈听后,眼中闪过一丝喜色,说道:“好,天助我也。陈武,你率三千精锐,佯装正面进攻,制造声势,务必让朗杰以为我们要从正面强攻。王虎,你率两千士兵,随我从后山小路迂回,突袭敌军后方。待听到后方喊杀声起,陈武你便全力攻城,前后夹击,定能大破敌军。”
“得令!”众将齐声应道,各自领命准备。
夜色如墨,陈武率领三千士兵悄然逼近日喀则城正面。他望着城楼上的点点火光,低声对身旁的士兵说道:“弟兄们,此次任务艰巨,我们要让敌军相信,我们是主力进攻部队,吸引他们的全部注意力。等将军那边得手,便是我们建功之时!”
士兵们纷纷握紧手中兵器,眼神中透着坚定。陈武一声令下,士兵们点燃火把,齐声呐喊,朝着城门冲去。城楼上的藏兵见状,立刻敲响警钟,大声呼喊:“明军来袭!明军来袭!”
朗杰正在城中与一众贵族商议防御之事,听到警报声,急忙登上城楼查看。看到城下众多明军,他心中一惊,但很快镇定下来,冷笑道:“哼,邓愈果然不出我所料,想从正面强攻。传我命令,放箭,投石,绝不能让明军靠近城门!”
一时间,城楼上箭如雨下,石块如雹,朝着明军砸去。陈武一边指挥士兵躲避,一边大声喊道:“弟兄们,不要退缩,给我冲!” 明军士兵们冒着枪林弹雨,奋勇向前,却始终难以靠近城门。
而此时,邓愈率领王虎及两千士兵,正沿着后山小路,小心翼翼地向城内进发。山风呼啸,吹得众人衣衫猎猎作响,但他们脚步坚定,不敢发出丝毫声响。
终于,邓愈等人顺利潜入城内。邓愈一声令下:“杀!” 两千士兵如猛虎下山般,冲向敌军后方。藏兵们正在全力应对正面进攻,没想到后方突然杀出明军,顿时阵脚大乱。
“不好,明军从后方杀进来了!” 一名藏兵惊慌失措地喊道。
朗杰在城楼上听到后方喊杀声,脸色大变:“怎么回事?明军怎么会出现在后方?” 他急忙分出一部分兵力去抵挡邓愈的突袭。
陈武见时机已到,大喊道:“弟兄们,敌军已乱,全力攻城!” 三千明军士气大振,抬着云梯,再次冲向城门。藏兵们在两面夹击下,渐渐力不从心。
邓愈在城中与藏兵展开激烈拼杀,他手持长刀,左冲右突,所到之处,藏兵纷纷倒下。王虎紧跟在邓愈身后,大声喊道:“弟兄们,为了西藏的和平,杀!”
朗杰见局势危急,心中慌乱,但仍不甘心失败,亲自率领卫队,试图挽回败局。他挥舞着长刀,朝着邓愈冲去,怒吼道:“邓愈,你今日休想活着离开日喀则!”
邓愈毫不畏惧,迎面而上,与朗杰展开一场激烈的对决。两人你来我往,刀光闪烁。朗杰虽勇猛,但邓愈武艺高强,且指挥若定,几个回合下来,朗杰渐渐体力不支。
邓愈瞅准时机,大喝一声,一刀砍在朗杰的手臂上。朗杰手中长刀落地,他捂着伤口,满脸惊恐。
“朗杰,你已无路可逃,投降吧!” 邓愈大声说道。
朗杰望着四周溃败的藏兵,长叹一声,缓缓放下了武器。随着朗杰的投降,日喀则的藏兵们纷纷放下武器,投降明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