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明,你说周边的势力会不会看在往日的情分上,出兵来救咱们?”张士诚坐在王府的书房中,眉头紧锁,眼中透露出一丝期盼。
潘元明心中明白,周边势力大多忌惮朱元璋的势力,出兵救援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他又不忍直接浇灭张士诚的希望,只得委婉说道:“主公,周边势力与咱们虽有往来,但如今朱元璋势大,他们恐不敢轻易得罪。不过,咱们也不能完全放弃希望,或许他们正在暗中筹备,等待合适的时机出手。”
张士诚长叹一声,站起身来,在书房中来回踱步:“唉,指望别人不如靠自己。传令下去,让士兵们再仔细检查一遍城防设施,特别是城门和城墙的连接处,务必做到万无一失。另外,告诉百姓们,再坚持一段时间,只要守住平江,日后必有重赏。”
“是,主公。”潘元明应道,转身去传达命令。
张士诚望着潘元明离去的背影,心中暗暗发誓:“朱元璋,你想困死我,没那么容易。我张士诚定要让你知道,平江不是那么好攻克的。”
在平江的大街小巷,士兵们挨家挨户传达张士诚的命令,同时安抚百姓。然而,百姓们的脸上依旧难掩忧虑之色。
“军爷,这日子实在是苦啊,每天都吃不饱,还不知道能不能躲过这场劫难。”一位老者颤颤巍巍地对士兵说道。
士兵无奈地摇摇头:“老人家,您再忍忍,吴王正在想办法,只要咱们守住城,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老者苦笑着点点头,转身走进屋内。士兵看着老者的背影,心中也不禁泛起一丝同情,但军令如山,他只能继续执行任务。
此时,在明军营地,攻城器械的打造已经接近尾声。新打造的投石车比之前更加庞大,发射的石块威力更大;改良后的云梯不仅坚固,还配备了防护装置,能有效减少攀爬士兵的伤亡。
“主公,攻城器械已准备就绪,将士们也已操练多日,随时可以发起第二次进攻。”徐达来到朱元璋的营帐,汇报情况。
朱元璋满意地点点头:“好,这段时间的劝降虽未让张士诚投降,但城内军心已有些动摇,正是我们再次进攻的好时机。你去通知常遇春和各位将领,明日一早,发起第二次攻城。”
“是,主公!”徐达领命而去,立刻召集将领们传达朱元璋的命令。
常遇春得知消息后,兴奋地挥舞着拳头:“终于又能进攻了,这次一定要拿下平江,活捉张士诚!”
次日清晨,天色微明,明军营地便热闹起来。士兵们早早地起床,整理装备,检查兵器。将领们骑着马,在营地中来回巡视,鼓舞士气。
“弟兄们,今日便是我们建功立业之时!张士诚的末日到了,大家奋勇杀敌,为死去的兄弟们报仇!”常遇春大声喊道。
“杀!杀!杀!”士兵们齐声高呼,士气高昂。
随着朱元璋一声令下,明军再次向平江城发起进攻。这次,投石车率先发动攻击,巨大的石块呼啸着飞向平江城墙。“轰!轰!轰!”城墙上顿时尘土飞扬,一些防御工事被砸毁。
“继续攻击,砸开他们的防线!”徐达在后方指挥着投石车。
与此同时,攻城云梯也迅速向城墙推进。士兵们扛着云梯,冒着城上射下的箭矢,奋勇向前。
平江城头,张士诚看到明军再次进攻,立刻下令反击。“放箭!放滚石!绝不能让他们靠近城墙!”
城墙上的守军纷纷行动起来,箭矢如雨点般射向明军,滚石也不断落下。然而,明军有了上次的经验,推进云梯时更加谨慎,巧妙地躲避着攻击。
“冲啊!靠近城墙,架起云梯!”常遇春一马当先,带领着先锋部队冲向城墙。
终于,一架架云梯成功靠上城墙。明军士兵们顺着云梯向上攀爬,与城上的守军展开激烈拼杀。
“杀!”双方士兵喊杀声震天,鲜血染红了城墙。
“弟兄们,不能让他们上来,给我狠狠地打!”城上的守将挥舞着长刀,拼命抵抗。
明军的进攻异常凶猛,但张士诚的守军也拼死坚守。一时间,双方陷入僵持。
朱元璋在后方看到攻城陷入胶着,心中有些焦急。他深知,若不能尽快突破城墙,一旦张士诚的援军赶到,局势将对明军极为不利。
“徐达,派人去支援常遇春,务必尽快打开突破口!”朱元璋对徐达说道。
“是,主公!”徐达立刻调派一支精锐部队,前去支援攻城。
在增援部队的帮助下,明军的攻势更加强劲。常遇春看到援军到来,士气大振。
“弟兄们,主公派援军来了,咱们加把劲,冲上去!”常遇春大喊着,手中长刀连砍数人,率先登上城墙。
“杀啊!”明军士兵们看到常遇春登上城墙,纷纷奋勇攀爬。
张士诚看到城墙上的局势危急,亲自率领卫队赶来支援。
“跟我上,把这些贼军赶下去!”张士诚挥舞着宝剑,带领卫队冲向常遇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