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邮城,城墙高耸,犹如一头沉睡的巨兽横亘在淮东大地。城外,徐达、常遇春率领的明军如潮水般涌来,营帐连绵不绝,一眼望不到尽头。而城内,张士诚的守将李伯升早已严阵以待,“鹰扬军”和一众守军神情紧张,紧握着手中的兵器,目光警惕地注视着城外的一举一动。
朱元璋身着战甲,骑着一匹枣红马,缓缓来到阵前。他望着高邮城,眼神坚定而冷峻,心中暗自思忖:“高邮乃淮东重镇,一旦攻克,淮东便尽在掌握,张士诚的势力将被大大削弱。此役,务必全力以赴。”
徐达和常遇春策马来到朱元璋身旁,徐达抱拳说道:“主公,高邮城城墙坚固,李伯升又防守严密,恐是一场恶战。”
朱元璋微微点头,说道:“我意已决,此战志在必得。但不可盲目强攻,需谋定而后动。”
常遇春摩拳擦掌,大声说道:“主公放心,末将愿率先锋营,第一个冲进城去,杀他个片甲不留!”
朱元璋看了常遇春一眼,说道:“遇春,莫要冲动。我们先观察几日,摸清敌军的防御部署,再做打算。”
于是,明军在高邮城外安营扎寨,与城内守军形成对峙之势。
数日后,朱元璋召集众将,商议攻城之策。
“如今我们已对高邮城的防御有所了解,敌军在城墙上布置了大量的弓弩手和投石车,想要靠近城墙绝非易事。”徐达指着军事地图说道。
常遇春皱着眉头,说道:“那怎么办?难道就这么耗着?”
这时,一位年轻将领站出来说道:“末将以为,我们可分兵多路,同时攻城,分散敌军的兵力。”
朱元璋沉思片刻,说道:“此计可行,但需有一路奇兵,从敌军意想不到的地方突破。”
经过一番商议,最终确定了作战计划。
第一次交锋,黎明的曙光还未完全驱散黑夜的阴霾,明军便发起了进攻。常遇春率领先锋营,呐喊着冲向高邮城。城墙上顿时响起了凄厉的号角声,李伯升站在城楼之上,大声喊道:“弟兄们,守住城池,若让明军进城,我们都得死!”
“鹰扬军”的将士们齐声高呼:“死守高邮!死守高邮!”他们弯弓搭箭,朝着明军倾泻而下。一时间,箭如雨下,明军阵中不断有人中箭倒地。但明军士气高昂,毫不退缩,扛着云梯继续前进。
常遇春挥舞着手中的长枪,身先士卒,冲在最前面。“弟兄们,跟我冲!攻下高邮,重重有赏!”他的声音在清晨的空气中回荡。
然而,当明军靠近城墙时,城上的投石车发动了攻击。巨大的石块呼啸着砸向明军,顿时血肉横飞,一些云梯被砸断,明军进攻受阻。
“撤!快撤!”常遇春见势不妙,无奈地下达了撤退的命令。明军且战且退,第一次攻城宣告失败。
常遇春回到营帐,满脸羞愧地向朱元璋请罪:“主公,末将无能,未能攻下高邮城。”
朱元璋拍了拍常遇春的肩膀,说道:“遇春,胜败乃兵家常事,切莫气馁。这高邮城防御坚固,我们不能急于求成。”
徐达在一旁说道:“主公,敌军的投石车威力太大,我们必须想办法对付它。”
朱元璋微微点头,说道:“传我命令,让工匠们连夜打造盾牌,要足够坚固,能抵挡投石车的攻击。同时,准备一些火箭,待下次攻城时,射向敌军的投石车。”
与此同时,高邮城内,李伯升望着城外撤退的明军,心中也不敢有丝毫松懈。他深知,朱元璋不会轻易放弃,下一次进攻必将更加猛烈。
“传令下去,让士兵们抓紧时间休息,同时加固城防,多准备些箭矢和石块。”李伯升对手下将领说道。
“将军,这明军来势汹汹,我们能守得住吗?”一名将领担忧地问道。
李伯升瞪了他一眼,说道:“慌什么!我们有坚固的城池,还有‘鹰扬军’,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定能守住高邮。”
但其实,李伯升心中也明白,长期被围困,城内粮草终究会耗尽,必须想办法突围或者等待援兵。
在高邮城的百姓们,目睹了这场激烈的战斗,心中充满了恐惧。许多人躲在家中,不敢出门,祈祷着这场战争能早日结束。一些老人望着战火纷飞的天空,摇头叹息:“这兵荒马乱的年月,何时才是个头啊。”孩子们则躲在父母的怀抱中,惊恐地听着城外的喊杀声。
第二次交锋,数日后,明军再次发起进攻。这次,明军士兵们手持坚固的盾牌,缓缓向城墙靠近。同时,火箭手准备就绪,等待着命令。
“放!”随着朱元璋一声令下,无数火箭如流星般射向城上的投石车。投石车瞬间燃起大火,敌军阵脚大乱。
“冲啊!”常遇春大吼一声,率领明军再次冲向城墙。云梯迅速架起,明军士兵们如蚂蚁般攀爬而上。
城上的守军急忙用长杆推倒云梯,与攀爬上来的明军展开近身搏斗。喊杀声、惨叫声交织在一起,鲜血染红了城墙。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