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周汝成惊堂木即将落下的瞬间,一名身着灰布短打的师爷匆匆从侧门进来,俯身在冯子敬耳边低语了几句。冯子敬原本紧绷的面容突然舒展开来,眼中闪过一丝胜券在握的光芒。
他起身走到周汝成案前,借着整理文书的动作,用只有两人能听见的声音道:大人,军营那边已经处理妥当,现在可以...
周汝成闻言,嘴角勾起一抹冷笑,重重拍下惊堂木:来人!传物证!
公堂大门轰然洞开,八名衙役抬着四具盖着白布的尸首鱼贯而入。白布掀开的瞬间,堂外围观的百姓发出一阵惊呼——那赫然是四具典型的倭寇尸体:黧黑的皮肤,特有的月代头,腰间还别着倭刀。
岳不群,你可认得这些?周汝成冷笑道,这可是从你们押运的战利品中取出的真倭寇!
岳不群目光扫过尸体,突然在第三具尸体的手腕处顿住——那里本该有的军刺青,此刻竟被生生剜去,只留下一个血肉模糊的伤口。
传人证!
一个留着短须的文吏战战兢兢地走上堂来,正是那夜在军营尸首的领头人。他跪倒在地,声音发颤:回、回大人,小的那夜奉命查验,发现这些尸体...都是真倭寇...
你胡说!贺老六在堂外怒吼,那晚明明——
肃静!周汝成厉声喝止,转向岳不群,现在人证物证俱在,你还有何话说?
冯子敬假意叹息:岳掌门,现在认罪还来得及...
岳不群却突然笑了:周大人,下官有个疑问。他指着那具手腕被剜的尸首,既然是真倭寇,为何要剜去手腕上的刺青?
堂上一静。周汝成脸色微变,冯子敬急忙插话:那必是搏斗时受的伤!
是吗?岳不群突然提高声调,那请大人解释,为何这些真倭寇的指甲缝里,会有南京军器局特制火药的残留?
张文焕闻言,立即起身查验尸体。他掰开一具尸体的手掌,果然在指甲缝中发现了黑色粉末。
大人!张文焕激动道,这确实是...
张经历!周汝成暴喝一声,你今日屡次扰乱公堂,该当何罪!
公堂上的空气骤然凝固。随即周汝成与冯子敬交换了一个阴冷的眼神,后者突然从袖中抽出一卷泛黄的案卷。
岳掌门既然要谈证据...冯子敬慢条斯理地展开案卷,那不妨说说一个多月前西湖梅庄的血案。他故意提高声调,三十七名江湖人士械斗,死伤数十人,经查,当日华山派岳不群、令狐冲、从不弃,衡山派莫大、刘正风等人,可都在现场啊。
岳不群的瞳孔骤然收缩,那段记忆如电光般在脑海中闪现——那日梅庄之局,本是他精心布置的一着险棋。为了破解魔教陷害令狐冲与刘正风的死局,他不得不让布下从不弃、刘正风、令狐冲等人假意配合向问天行动。
好一个官府不究...他在心底冷笑。当日嵩山派十三太保中的两人命丧梅庄,血染西湖时,官府确实如往常一般作壁上观。江湖仇杀,只要不波及平民,向来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可如今,这桩旧事竟成了悬在华山派头顶的利剑。岳不群的目光扫过周汝成得意的嘴脸,突然明白过来——这哪里是要追究什么梅庄血案,分明是要借机逼他就范。
好一招釜底抽薪...他暗自咬牙。重生一世,竟还是被这些官场伎俩所困。当初放任江湖厮杀的是他们,如今翻旧账的也是他们。这盘棋下到此处,已然不是简单的战功虚报之争,而是有人铁了心要置他于死地。
周汝成突然拍案而起,本官手里有七名伤者的供词,都指认你华山派率先动手!他狞笑着走近岳不群,本来江湖仇杀官府懒得过问,但若真要追究...
他猛地凑到岳不群耳边,用只有两人能听见的声音道:本官现在就调三千营兵,以捉拿朝廷叛逆之名,踏平你华山派!
岳不群袖中的手指突然攥紧。
冯子敬趁机将认罪书推到岳不群面前:岳掌门,何必为了虚名连累整个华山?画个押,梅庄的事就此揭过。
岳不群凝视着认罪书,墨迹未干的纸面上虚报战功四个大字刺得他眼睛生疼。他突然想起临行前让石大勇去查的盐仓,想起陈三川带着的龙形玉佩,更想起太湖上那些被调包的尸体...
岳不群的手指在镣铐下微微颤抖,眼中紫芒时隐时现。他死死盯着那份认罪书,仿佛要用目光将其烧穿。
好...好得很!他突然仰天大笑,笑声中带着几分凄厉,周大人当真是明察秋毫!
岳不群突然抬头,眼中紫芒一闪而逝,岳某认罪。
冯子敬见状,眼中闪过一丝得色,连忙将朱砂印泥推上前来:岳掌门果然是聪明人...
闭嘴!岳不群突然暴喝一声,震得公堂梁木簌簌作响。他猛地抓起毛笔,笔锋在纸上划出深深的墨痕:你们不就是想要这个吗?
笔走龙蛇间,岳不群三个字力透纸背,最后一笔更是将纸张都划破一道口子。他狠狠将毛笔掷于地上,笔杆一声断成两截。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