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穿过云层,开始缓缓下降。林晚星从舷窗望出去,熟悉的城市轮廓在晨雾中若隐若现。十二小时的飞行本该让人疲惫,她却异常清醒,指尖无意识地轻抚着随身携带的食谱笔记本——那是陆美玲的遗物,陆时衍在离开马赛前郑重交到她手中。
“紧张吗?”身旁的陆时衍合上笔记本电脑,他几乎在全程处理工作,此刻才稍稍放松。
林晚星摇摇头,又点点头:“有点不真实。一个月前离开时,我还是个刚有点名气的厨师,现在...”
“现在你已经是国际美食界的焦点。”陆时衍接上她的话,语气平静,“做好准备,机场可能会有记者和粉丝。”
她笑了笑,刚想说“不至于”,飞机广播响起了准备降落的提示。空姐走过来,礼貌地询问能否合影签名。
“从起飞前就忍到现在了,”年轻空姐不好意思地说,“我们整个机组都是您的粉丝,特别喜欢您在《烟火小厨》里教的那道红酒炖牛肉。”
林晚星欣然应允,签名的间隙,她注意到经济舱也有乘客频频朝这个方向张望。这种被瞩目的感觉,与穿书初期被全网黑时的目光截然不同。
飞机平稳落地,滑行至廊桥。林晚星刚开机,手机就疯狂震动起来,未读消息的数字不断攀升。
“先别急着出去。”陆时衍按住她准备解开安全带的手,示意她看窗外。
航站楼玻璃窗内,黑压压的人群举着各式各样的牌子,即使隔着一段距离,也能看清上面“林晚星”三个字。
“这...”她真的愣住了。
陆时衍看了眼手机:“赵姐十分钟前发消息,说自发来接机的粉丝超过五百人,机场不得不加派安保。另外,国内三十多家媒体在出口等候。”
林晚星深深吸了口气。她知道自己在国际上获奖会引起关注,但没想到国内的回应会如此热烈。
当他们走出机舱时,空乘人员列队送上祝福:“欢迎回家,林主厨!”
穿过廊桥的每一步,都能听到远处传来的欢呼声,声音透过玻璃隐约传来,如同涨潮的海浪。在VIP通道入口,赵姐早已等候多时,这位向来干练的经纪人此刻激动得眼眶发红。
“晚星!”赵姐上前紧紧抱住她,“太棒了!你知道这几天国内美食圈因为你沸腾成什么样吗?”
不等林晚星回答,赵姐连珠炮似地汇报起来:“央视《人物》专栏想做专访,《中华美食》邀你当客座主编,三个省级卫视的美食节目发出常驻邀请,还有...”
“赵姐,”陆时衍温和地打断,“这些可以稍后再说。”
赵姐这才反应过来,不好意思地笑了:“对对,先享受这一刻。走吧,去接受属于你的欢迎。”
当林晚星出现在接机大厅的那一刻,震耳欲聋的欢呼声几乎掀翻屋顶。粉丝们举着精心制作的手牌——“欢迎回家,我们的骄傲”“中华美食走向世界”,还有人别出心裁地举着她经典菜品的卡通立牌。
闪光灯如繁星般闪烁,记者们努力向前挤,安保人员手拉手组成人墙。林晚星停下脚步,向人群挥手致意,引来更热烈的回应。
“林主厨,看这边!”
“晚星,我们爱你!”
一个年轻女孩突破安保的缝隙,冲到林晚星面前,迅速递上一个精致的食盒:“这是我按照您直播教的方子做的桂花糕,想送给您尝尝!”
女孩声音哽咽:“我、我从小因为胖被嘲笑,是您说的‘美食是带给人们幸福的,不是负担’这句话改变了我。现在我学了烹饪,在老家开了家小点心铺...”
安保人员正要上前,林晚星轻轻摆手阻止。她接过食盒,打开尝了一块,认真评价:“桂花香气很足,糯米蒸得恰到好处。如果糖渍时间再长半小时,口感会更细腻。”
女孩激动得眼泪直掉,连连点头。这个画面被记者捕捉下来,第二天登上了多家报纸的头版。
在安保的护送下,林晚星艰难地向前移动,不时停下来为粉丝签名。她注意到人群中有不少老年人,一问才知是看了央视的报道,特意赶来支持“为国争光的好孩子”。
“我老伴生前最拿手的就是佛跳墙,”一位满头银发的奶奶拉着她的手,“看你比赛做这道菜,就像看到他年轻时的样子。”
林晚星反握住奶奶的手,轻声说了几句家常话。这个温馨的场景再次引发一阵拍摄热潮。
经过将近半小时,他们终于挪到机场安排的采访区。媒体们早已架好长枪短炮,问题一个接一个抛来。
“林小姐,获得国际大奖后回国,看到这么多粉丝来接机,有什么感想?”
“接下来在国内有什么计划?会考虑进军国际市场吗?”
“传闻您与陆总正在交往,这是真的吗?”
最后一个问题让现场静了一瞬。林晚星神色不变,微笑着看向提问的记者:“我今天最想分享的,是对中华美食未来发展的想法。至于私人问题,还请关注我的专业成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