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的薄光尚未完全驱散乌巢泽边的浓雾,曹操亲率的五千精锐已潜行至袁军粮屯之外。远远望去,连绵的营栅和巍峨的粮垛如同沉睡的巨兽,静谧中透着一丝不祥。营门前哨塔上,几个袁军士卒抱着长矛,脑袋一点一点,显然处于半睡半醒之间。
“口令!”哨塔上终于有人发现了这支靠近的“友军”,声音带着睡意,懒洋洋地喝问。
曹操心中一凛,许攸提供的乃是前日口令,军中口令一日一换,他赌的便是守军松懈,未必及时更新。他示意身旁一名机敏的校尉上前答话。
那校尉深吸一口气,模仿着河北口音,高声回道:“荡寇!”
短暂的寂静。随即,哨塔上响起一阵骚动,那士卒的声音瞬间变得尖锐而惊恐:“不对!今日口令是‘平难’!你们是……”
“敌袭——!”凄厉的警报声划破了乌巢清晨的宁静。
“杀!”曹操知道再无侥幸,长剑豁然出鞘,向前狠狠劈落!
如同堤坝溃决,五千曹军死士爆发出震天的呐喊,如同潮水般涌向袁军营寨。箭矢如同飞蝗般率先扑向哨塔和营门,试图压制守军。然而,淳于琼所部毕竟是河北老兵,最初的慌乱过后,求生的本能和久经战阵的素质发挥了作用。营门处的拒马被迅速拖拽加固,栅栏后的弓弩手在军官的呵斥下开始零星还击。
“顶住!给老子顶住!”淳于琼是被亲兵从酒宴上硬拖起来的,甲胄都未完全系好,满身酒气混杂着冷汗,但他终究是西园八校尉出身,基本的指挥能力尚未丧失。他挥舞着战刀,嘶吼着命令各部据守营垒要点,尤其是核心粮垛区域。“快!向主公大营求援!点燃烽火!”
乌巢大营,瞬间从沉睡中惊醒,变成了一个激烈抵抗的刺猬。曹军虽悍勇,但营垒的阻碍和袁军仓促却有效的抵抗,使得他们无法立刻突入核心区域,战斗在营栅内外陷入了残酷的拉锯。火焰已经开始在营寨边缘零星燃起,但远未成蔓延之势。
乌巢方向升起的滚滚浓烟和隐约传来的喊杀声,如同重锤敲在袁绍的心头。
“主公!曹操亲率精锐偷袭乌巢!淳于将军正在苦战,请速发援兵!”传令兵跌跌撞撞跑入大帐,带来了最坏的消息。
大帐内顿时一片哗然。郭图、审配等人面色骤变,沮授则闭上双眼,脸上是毫不掩饰的“果不其然”的痛楚。
袁绍又惊又怒,惊的是曹操竟敢如此行险,怒的是乌巢若失,大势去矣。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目光扫过帐下诸将。
“主公!”郭图急声道:“曹操倾巢而出,其大营必然空虚!此乃天赐良机,当急攻曹营,则曹操进退失据,必为我所擒!”
此言一出,立刻得到不少将领附和。趁虚捣毁敌军老巢,确是兵法正道。
然而,张合却踏前一步,神色凝重,抱拳道:“主公!郭公则之言虽善,然曹营坚固,荀攸、曹洪皆善守之将,急切难下。乌巢乃我军根本,粮草若焚,全军震动,士气顷刻瓦解。合以为,当务之急,应急遣精锐轻骑,星夜驰援乌巢,内外夹击,可保粮草无虞,亦能围歼曹操于乌巢泽畔!”
两种意见,代表了两种战略抉择:攻敌必救,还是保己根本。
袁绍看着地图,脸上阴晴不定。曹操大营的坚固,他这半年深有体会。而乌巢的粮草,更是碰不得的逆鳞。片刻的权衡后,他做出了一个看似兼顾,实则分散兵力的决定:
“张合、高览!”
“末将在!”两位河北柱石慨然出列。
“命你二人率重兵,猛攻曹军大营!务必拔除这颗钉子!”
“这……”张合还想再争,但看到袁绍决绝的眼神,只能将话咽回,与高览对视一眼,皆看到彼此眼中的无奈,“末将……领命!”
“蒋奇!”
“末将在!”
“速率五千轻骑,驰援乌巢!告诉淳于琼,坚守待援,里应外合,务必保住粮草,拿下曹操!”
“得令!”
曹军营垒,早已严阵以待。当乌巢方向烟起,荀攸与曹洪便知决战时刻来临。营墙上,弓弩手引弦待发,滚木礌石堆积如山,壕沟内的鹿砦尖刺在晨光中泛着冷芒。
“丞相已行险棋,我等唯有死守,方能不负重托!”曹洪按剑立于营门敌楼,声音传遍左右。所有曹军将士都明白,此战无退路,营在人在!
地平线上,烟尘滚滚,张合、高览率领的河北主力,如同黑色的潮水,向着曹营汹涌扑来。战鼓声震天动地,仿佛要将这孤零零的营垒彻底吞噬。
“放箭!”
随着荀攸冷静的命令,曹军营垒瞬间爆发出死亡的金属风暴。箭矢遮天蔽日,如同暴雨般倾泻在冲锋的袁军队列中,不断有人中箭倒地,但后续者踏着同伴的尸体,悍不畏死地继续冲锋。云梯搭上营墙,袁军士卒口衔利刃,奋力攀爬。
“滚木!砸下去!”
巨大的滚木顺着营墙轰然落下,将数架云梯连同上面的袁军士卒一并砸得粉碎。礌石如冰雹般砸落,惨叫声不绝于耳。曹军士卒据守女墙之后,长矛如林,不断将冒头的袁军刺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