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海”技术封测的压倒性成功与“幻视”发布会的惨淡收场,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巨石,激起的涟漪迅速扩散至整个业界。
《星语者》这个名字,一夜之间从备受质疑变成了备受期待。各种赞誉和深入分析的文章持续刷屏,之前那些跟风质疑“星海”跟风的声音消失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对其技术实力的惊叹和对未来产品的热切期盼。
(修改关键点:外界视角聚焦于“星海”团队和其技术,而非姜羡的个人归属)
业内的目光再次聚焦于“星海互动”这个突然崛起的团队,以及其背后若隐若现的“云瞻资本”。对于“云瞻资本”,外界所知依然有限,只知道其投资眼光精准、风格低调且资金雄厚。而姜羡的名字,在有限的圈层内,是与“眼光独到的年轻学生”、“周文彬教授的得意门生”、“与‘云瞻资本’关系密切的战略顾问”等标签联系在一起的,远未到被普遍认为是其主人的地步。
宿舍里,黎晴刷着手机,突然惊呼:“哇!羡羡,你们那个‘星海’团队也太厉害了吧!网上全是夸的!说是什么‘次世代游戏’、‘颠覆性体验’!”她虽然不太懂技术细节,但铺天盖地的好评还是能感受到的。在她和大多数同学眼中,姜羡是参与了牛逼项目的学霸。
林菱也推了推眼镜,认真地说:“我看了一些分析文章,能将情感计算技术应用到这种程度,确实非常了不起。羡羡,你能在这样的团队里担任顾问,真的很厉害。”她的认知层级,停留在姜羡是团队的重要一员。
姜羡正在整理下周《科技创新与产业变革》专题研讨课的预习资料,闻言抬起头,笑了笑:“是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大家付出了很多。”她一如既往地将功劳归于集体,模糊自己的核心角色。
秦悦靠在床头,手指在平板电脑上滑动,浏览着财经新闻,闻言头也不抬,淡淡地插了一句:“‘星海’这一仗打得漂亮。不过,‘云瞻’这次算是被推到前台了,以后想再完全藏在幕后,恐怕没那么容易了。”她的话总是能触及更深层,她或许猜到了姜羡与“云瞻”的深度绑定,但未必能确定就是绝对掌控者,更可能认为她是被重用的核心人物或重要纽带。
姜羡看了她一眼,点了点头:“树欲静而风不止。”
确实,“猎星计划”的第一波攻势被彻底粉碎,但对手绝不会偃旗息鼓,而且随着“星海”和“云瞻”的声名鹊起,注视的目光会更多。
牧恒的汇报证实了这一点。
“舆论战我们大获全胜,《星语者》的关注度和期待值空前高涨。之前动摇的团队成员已经稳定,士气高昂。”牧恒先汇报了好消息,随即语气微沉,“但是,我们监测到‘迅捷科技’有几个新动向,其中一些,明显是针对‘云瞻’而来的。”
“说。”
“第一,他们调整了策略,暂时停止了对‘星海’的直接攻击和挖角,转而开始大规模招聘底层图形引擎和分布式计算架构的资深工程师。同时,我们察觉到有背景不明的力量,开始在暗中调查‘云瞻资本’的资金来源和主要合伙人信息,手法比之前更专业。”
姜羡眼神一冷。对方在积蓄底层技术力量的同时,也开始试图摸“云瞻”的老底了。这既是威胁,也说明对方真正将“云瞻”视为了需要严肃对待的对手。
“第二,”牧恒继续道,“高盛近期频繁出入京北的几家顶级私人俱乐部,接触的对象不再局限于游戏或内容领域,更多是来自硬件制造、通信技术甚至半导体行业的人士。我们怀疑,他们可能在尝试构建一个更广泛的联盟,目标很可能指向‘云瞻’系未来的整体布局,尤其是在硬件领域(‘幻月’方向)可能遇到的供应链或技术合作壁垒。”
“想从生态层面进行围堵?”姜羡指尖轻轻点着桌面。如果“迅捷”能联合硬件或关键元器件供应商,未来确实可能对“星海”乃至“幻月”的发展造成掣肘。
“第三,关于‘幻月’。”牧恒话锋一转,“我们的技术团队在您提供的‘直觉式手势操控’方向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首个可演示的概念原型已经完成。但是,我们收到风声,海外有两家巨头也在秘密研发类似技术。此外,国内也有资本开始密切关注这个方向,其中……似乎有明石资本的影子。”
技术竞赛的跑道从来都不孤单,而盟友也可能变成竞争对手。明石资本在与“云瞻”合作的同时,自身也在布局相关领域,这很正常,但也需警惕。
“加快‘幻月’原型机的迭代和小范围演示准备,但要严格保密。”姜羡指示,“我们需要在合适的时机,亮出这张牌。同时,加强对‘云瞻’自身信息的防护。对于‘迅捷’的新动向,继续深挖,我要知道他们招聘那些底层技术人才的真实意图,以及高盛接触的那些人,到底在谈什么。”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