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玄抚摸着冰凉的音响外壳,这就是他思想改造计划的“炮弹”和“枪膛”
粮食,可以收拢人心,让他们免于饥饿。
神迹,可以震慑人心,让他们心存敬畏。
但这些,还不够。
他要的,不是一群仅仅因为能吃饱饭就追随他的乌合之众。
要的,是一支思想统一、意志如钢,为了同一个目标可以粉身碎骨的狂热大军!
而思想的统一,需要旗帜,需要口号。
他铺开一张雪白的宣纸,狼毫笔饱蘸浓墨。
写下的,不是诗词歌赋,而是一行行直白粗鄙,又极具煽动性的短句。
“要想富,先修路,多生孩子多种树!”
“公路通,百业兴,家家户户奔小康!”
“王爷指哪我修哪,老婆孩子热炕头!”
“今日修路工,明日人上人!”
苏晴鸢端着一碗安神汤,轻步走了进来,落在夏侯玄笔下的纸张上。
她出身侯府,自幼饱读诗书,何曾见过如此直白,粗野的句子。
“什么叫“老婆孩子热炕头”?”
“这……这也能写出来?”
夏侯玄放下笔,接过她手中的汤碗,一饮而尽,将碗放在一边,问道:“王妃觉得,这些句子如何?”
苏晴鸢斟酌着词句后,反问道:“王爷,这些……口号,言简意赅,只是……少了些雅致。”
夏侯玄笑了,他指着窗外沉睡的北州城。
“王妃,雅致能当饭吃吗?”
“我的子民,九成九不识字,你跟他们讲‘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他们听不懂。”
“但你跟他们说,修了路就能吃上肉,住上新房,孩子有未来,他们就能听懂。”
他将那张写满口号的纸,递给苏晴鸢。
“本王要的,就是让他们听懂,变成他们的念头。”
苏晴鸢看着上面的口号,笑道:“王爷的意思是,要将这些口号,传遍北州?”
“不止是传遍。本王要你,组织城里所有会写字的、会唱曲的、会讲故事的读书人,把这些口号,给我编成歌谣,编成快板,编成通俗易懂的小故事。我要让酒馆里的说书人讲,让田埂上的农夫唱,让三岁的孩童都能随口哼出‘要想富,先修路’
“妾身明白,要让北州的每一个角落,无论男女老幼,都能传唱这些歌谣。”
夏侯玄点头道:“对。我要让这些话,成为他们吃饭喝水一样的本能。”
“去吧,本王要在一日之内,听到北州城为之改变的声音。”
....
翌日,北州城被注入了新的灵魂。
茶馆里,说书先生唾沫横飞讲的不再是帝王将相,而是《李二牛修路住新房》的励志故事。
街头巷尾,一群扎着羊角辫的孩童,拍着手唱着新编的童谣:
“拉大锯,扯大锯,王爷门口来修路。”
“修了路,盖高楼,顿顿都有肉馒头!”
工地上,挥汗如雨的工匠们,喊的号子也变了。
“嘿呦!今日修路工!”
“嘿呦!明日人上人!”
夏侯玄在府内听着,外面传来的口号。
口号已经传开,但还不够。
需要一个契机,将这星星之火,点燃。
现在,还需要一场天雷,让它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
....
三日后,新落成的中心广场。
数十万百姓和工程队工匠,被召集于此。
他们好奇地看着广场高台上,那几个由工程兵守卫的、造型奇特黑色铁箱。
“那是什么东西?看着怪吓人的。”
“不知道,王爷的心思,咱们别猜。”
“管他呢,王爷让咱来,咱就来!没准又有啥好事!”
夏侯玄身穿玄色常服,走上高台。
走到黑色的铁箱前,拿起一个连着线的“铁疙瘩”(麦克风)。
全场数十万人,目光全部聚焦在他身上。
夏侯玄轻轻咳嗽了一声。
“咳。”
“轰——!!!”
声音,从那几个黑色的铁箱中传出!
数十万人的耳朵,同时嗡嗡作响!
前排的百姓,被这突如其来的声浪,震的耳膜刺痛!五脏六腑都在共振。
“天呐!是雷公!”
“王爷……王爷把雷公请来了!”
人群中发出一阵阵的惊呼和骚动。
下方的人群早已被震慑。
夏侯玄的声音,通过大功率音响,清晰,洪亮的传遍广场的每一个角落,传入了每一个人的耳中。
“要想富,先修路!多生孩子多种树!”
“公路通,百业兴!家家户户奔小康!”
“今日修路工,明日人上人!”
当这句口号喊出时,人群中的上万工程队工匠,齐齐挺直腰杆,他们是匠人,是苦力,何曾想过,自己从事的行当,能被王爷抬到如此高的地位!
夏侯玄感受到下方人群情绪的变化,从敬畏到狂热,气氛烘托候到位,该上正餐。
他拿着麦克风,大喊道:“北州的子民们!”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