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墨,笼罩着刚刚经历了一场无声风暴的巴郎寨。寨子里的灯火比往常稀疏了许多,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紧张过后的疲惫与劫后余生的庆幸。寨墙和关键路口,都有精壮的猎手值守,他们紧握着涂了毒药的猎叉和强弓,眼神警惕地扫视着黑暗的雨林,耳朵捕捉着任何一丝不寻常的声响。
阿坎一行人回到寨子时,受到了寨老和留守寨民们最隆重的迎接。看到阿坎嘴角残留的血迹和众人身上的伤痕,以及他们脸上那种混合着疲惫、亢奋与凝重的复杂表情,所有人都明白,千棺洞之行绝非坦途,但他们,终究是活着回来了,并且带回了某种……改变。
寨中心的火塘边,火焰噼啪作响,映照着围坐众人严肃的面庞。阿坎的伤势经过寨里草药的简单处理,已无大碍,只是内息仍需调养。陆青璃顾不上休息,立刻将千棺洞内的发现——那座神秘祭坛、旋转的“星核碎片”、其散发出的能量场、以及他们如何意外引导能量形成屏障和干扰场击退敌人的过程,尽可能详细地告知了寨老和几位核心头人。
当听到“星核碎片”的能量可以形成保护寨子的屏障,并能干扰敌人的高科技装备时,众人眼中都爆发出难以置信的光芒。这简直是神话照进现实!但当听到“熵”组织那两个诡异而强大的成员,以及阿坎为引导能量而受的内伤时,气氛又变得凝重起来。
“……所以,”陆青璃总结道,她的声音因疲惫而有些沙哑,却异常清晰,“千棺洞里的‘星核碎片’,确实是守护巴郎寨的关键。但它并非一件可以随意取用的死物,而是一个需要正确方法才能引导的活性能量源。强行夺取或错误操作,都可能引发灾难。我们现在掌握的,只是一个初步的、不稳定的引导方法。”
寨老沉默良久,布满皱纹的脸上是深深的思索。他缓缓开口,声音苍老却带着千钧之力:“祖先的预言和守护,原来应验于此。那不是虚无缥缈的传说,而是真实的力量。青璃姑娘,阿坎,你们是巴郎寨的恩人,是沟通古老智慧与现代危机的桥梁。”
他看向阿坎,目光中充满了期许:“阿坎,你体内流淌着守护者的血脉,能与那‘星核’共鸣,这是你的使命,也是你的重担。从今日起,寨子里所有资源,任你取用,你需要尽快掌握引导这股力量的方法。”
他又看向陆青璃:“青璃姑娘,你父亲的遗志和研究成果,是解开这一切谜题的钥匙。请你继续钻研,我们需要更稳定、更强大的运用之法,来应对接下来的风暴。”
阿坎和陆青璃重重点头。他们知道,暂时的击退并不意味着安全。黑水公司损失惨重,绝不会甘心;“熵”组织更是神秘莫测,目的不明,他们的退走更像是暂时的观察。下一次攻击,只会更加猛烈。
接下来的几天,巴郎寨进入了一种紧张的备战状态。
寨民们在岩甩大叔的带领下,一方面加固寨墙,在寨子外围和通往千棺洞的路径上设置了更多、更隐蔽的陷阱,充分利用雨林的地形优势。另一方面,他们开始有组织地演练在能量干扰场下的作战方式——主要依靠猎人的本能、对地形的熟悉以及传统的狩猎技巧。他们甚至尝试制作了一些简单的、不依赖金属和复杂结构的武器,以防备电子设备完全失效的情况。
而阿坎和陆青璃,则几乎将所有时间都投入到了对“星核碎片”力量的研究和掌控中。
他们再次进入了千棺洞,但这次更加谨慎,并且由寨里最好的猎人严密护卫洞口。陆青璃将父亲手稿中所有关于能量引导、符号解读、星图对应的部分反复研究、推演。她发现,祭坛上的符号体系极其复杂,似乎对应着某种宇宙能量的基本法则和循环路径。而阿坎体内觉醒的那股暖流,正是激活和引导这些法则的“催化剂”或“桥梁”。
在相对安全的石室内,阿坎在陆青璃的指导下,一次次尝试与祭坛建立更深层次的“共鸣”。这个过程远比第一次更加艰难和危险。能量的流动精微而庞大,稍有不慎,就可能引起能量反噬或失控。
有一次,阿坎试图引导能量进行小范围的攻击性测试,结果能量流在祭坛符号间突然发生紊乱,引发了一次小规模的爆炸,险些伤到自己和陆青璃。还有一次,他过度沉浸于能量共鸣中,意识几乎要被星核碎片内那浩瀚无边的信息流所吞噬,幸亏陆青璃及时发现异常,强行将他唤醒。
每一次失败都伴随着风险,但也带来了宝贵的经验。阿坎对体内暖流的控制越来越精细,对祭坛能量回路的“理解”也渐渐从本能趋向于某种模糊的“认知”。他开始能更稳定地激发那个保护性的能量屏障,虽然范围暂时还无法覆盖整个巴郎寨,但足以庇护寨子中心的重要区域。他也初步掌握了如何维持那个干扰能量场,虽然持续时间有限,且对他的精神消耗极大。
陆青璃则像一块海绵,疯狂吸收着从祭坛和父亲手稿中获得的知识。她开始尝试将现代物理学的一些概念(如场、频率、共振)与古老的能量符号学相结合,试图构建一个更系统、更安全的能量引导模型。她甚至用炭笔和兽皮,绘制出了简化版的能量循环图,让阿坎的练习更有章可循。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