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一十三章:虚海奇景,同行者言
渡尘之舟行驶在光怪陆离的虚空通道中,四周是扭曲旋转的彩色流光,仿佛穿梭于万花筒的核心。时间与空间在这里失去了常规定义,唯有船头那盏昏黄灯笼散发的光芒,恒定地照亮着方寸甲板,带来一丝令人心安的稳定感。
凌夜站在船头,轮回剑心自然运转,感受着周围磅礴而混乱的时空之力。这股力量远超他目前所能理解甚至触及的范畴,浩瀚无边,却又被渡尘之舟以一种玄妙的方式驾驭着。他尝试将神识探出船体笼罩的范围,却立刻感到一阵剧烈的撕扯感,仿佛神魂都要被那狂暴的时空乱流碾碎,连忙收回。
“这渡尘之舟,绝非寻常宝物。”林清月走到他身边,轻声道。她同样感受到了外界的恐怖,清冷的眸子望着那无尽的流光,带着一丝惊叹。
陆明则显得有些兴奋又有些不适,他体修的本能让他更适应脚踏实地,这种完全失重、时空错乱的感觉让他气血微微翻腾。“他娘的,这比跟剑王打一架还让人头晕。”
除了他们三人,船上还有那位通过考验的沉默修士。他独自坐在船尾角落,背对着众人,仿佛与周围的黑暗融为一体,气息收敛得几乎不存在。
凌夜目光扫过那名修士,轮回剑心微微一动。此人给他一种十分奇特的感觉,并非危险,而是一种……深沉的“空寂”,仿佛历经了万古沧桑,看透了世事浮沉,最终归于绝对的平静。这种平静,与世无争,却又带着一种不容忽视的厚重。
似乎是感受到了凌夜的注视,那名修士缓缓转过身。他看起来年纪不大,面容普通,唯有一双眼睛,深邃得如同古井,不起丝毫波澜。
“道友有何指教?”他的声音也如其人,平和而缺乏起伏。
“指教不敢。”凌夜拱手,“同行即是缘,不知阁下如何称呼?欲往天枢星域所为何事?”
那修士沉默片刻,缓缓道:“名字不过代号,早已遗忘。若需称呼,可叫我‘墨渊’。至于目的……与诸位类似,寻一处清净,证心中之道。”他的回答避实就虚,显然不愿多谈。
凌夜也不强求,点了点头,便不再多言。在这等神秘的渡舟之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
就在这时,渡尘之舟外的景象陡然一变!
前方的流光骤然稀疏,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无边无际的、仿佛由无数破碎镜面构成的奇异空间。每一块“镜面”中都倒映着不同的景象:有的是一片生机勃勃的原始森林,有的是岩浆翻滚的炼狱,有的是冰封万里的雪原,有的甚至是繁华的都市或者厮杀的战场……这些景象光怪陆离,真假难辨,仿佛是将无数世界的碎片强行拼凑在了一起。
“这是‘万影壁’。”墨渊望着外面的景象,第一次主动开口,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感慨,“传闻是上古大能交战,打碎了无数界面,其碎片残留于此,经虚空之力侵蚀,化作了这片永恒的镜像回廊。所见之景,或许曾是真实,或许仅是虚空投射的幻影。”
他的话语仿佛带着某种魔力,让众人不由自主地沉浸在这片瑰丽而诡异的景象中。
凌夜凝视着一块镜面,那里面倒映着一座高耸入云、剑气冲霄的山峰,与他记忆中某个传说中的剑道圣地极为相似。但下一刻,那山峰便在镜中崩塌,化为齑粉。
生生灭灭,虚虚实实,仿佛在诠释着某种至高道理。
“轮回……亦真亦幻,存乎一心。”凌夜若有所悟,识海中那剑界雏形竟自发地微微震颤,与外界那破碎与重组的意蕴产生了一丝微妙的共鸣。他对轮回之道的理解,似乎又深刻了一分。
渡尘之舟在这片万影壁中灵活穿梭,仿佛一位经验丰富的领航员,避开那些散发着危险气息的破碎世界碎片。
突然,舟身猛地一震!
并非撞上了什么东西,而是仿佛穿过了一层无形的薄膜。周围的景象再次剧变!
万影壁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绝对黑暗、连光线似乎都被吞噬的虚无区域。在这片黑暗的中央,悬浮着一具庞大到无法形容的骸骨!
那骸骨通体呈暗金色,形状类似巨鸟,但骨骼之巨大,远超任何已知的生物。它静静地悬浮在黑暗中,散发着古老、苍凉、以及一种令人灵魂战栗的威严。即便早已死去不知多少岁月,那残留的威压依旧让渡尘之舟上的众人感到呼吸困难,仿佛蝼蚁仰望山岳。
“这……这是什么生物的骸骨?竟如此庞大!”陆明骇然道,他体修的气血在这威压下都几乎凝固。
林清月也是脸色发白,紧紧握住了剑柄。
就连一直平静的墨渊,眼中也闪过一丝凝重。
凌夜轮回剑心疯狂运转,抵御着那无形的威压,他死死盯着那具暗金骸骨,心中翻起惊涛骇浪。这骸骨的主人,生前该是何等强大的存在?恐怕远超剑神之境!
“远古星空巨兽,‘虚空鲲鹏’的遗骸。”墨渊的声音带着一丝悠远的叹息,“传说其展翅可遮蔽星域,遨游万界,以星辰为食。没想到,其最终埋骨之地,竟在此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