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门的另一端,是连霍雨浩的灵眸都难以穿透的浓稠黑暗。
不同于虚空的虚无,也不同于终末法庭意识之海的绝望,这里的黑暗带着一种诡异的“重量”,仿佛能吞噬光线与声音,甚至连时间的流逝都变得粘滞而缓慢。
“这里的规则……被某种力量强行压制了。”古月娜尝试展开空间感知,却发现如同石沉大海,连一丝涟漪都无法激起。她微微蹙眉,银眸中闪过一丝凝重。
雪帝指尖凝结的冰晶在出现的瞬间便无声消融,连水汽都未曾留下。“不止是压制,更像是……‘拒绝’。这个世界在拒绝一切超凡力量的介入。”
唐舞桐尝试催动海神之力,柔和的蓝色光晕刚刚浮现,便被周围的黑暗迅速蚕食。“连神力的存在都被否定了?”
霍雨浩沉默地感受着。体内的初火火种依旧在稳定燃烧,焚天剑上的永耀之光也未曾熄灭,但它们散发出的光芒与力量,似乎被局限在了极小的范围内,无法像在其他世界那样轻易引动天地法则,更无法与这个世界的底层规则产生共鸣。
这个世界,是一片绝对的“无魔”之地。
他抬起手,焚天剑的白金色光芒仅能照亮周身数米的范围,之外便是永恒的漆黑。“碑灵给出的坐标没错,这里确实需要一个‘火种’。但……这个世界本身,似乎并不欢迎火焰。”
四人谨慎地在这片黑暗中前行。脚下是坚硬而冰冷的物质,触感类似岩石,却没有任何起伏或纹理,平坦得令人心慌。空气中弥漫着一种陈腐的气息,像是尘封了亿万年的古籍,带着知识与遗忘的味道。
不知走了多久,前方终于出现了一点微弱的光源。
靠近后,他们发现那是一座巨大的、由某种暗灰色石材构筑的建筑遗迹。它风格古朴而奇特,没有任何华丽的装饰,只有无数密密麻麻、细小如蚁的刻痕覆盖着每一寸表面。那些刻痕并非文字,更像是一种难以理解的抽象符号,记录着某种庞杂到极致的信息。
遗迹深处,那点光源来自于一尊倾斜的石碑。石碑前,静静地坐着一位身披灰袍的老者。
他须发皆白,面容枯槁,双眼紧闭,仿佛已在此坐化了无数岁月。直到霍雨浩四人走到近前,他才缓缓睁开眼眸。那是一双无比浑浊、仿佛承载了太多时光重量的眼睛,其中没有任何神采,只有一片死寂的灰暗。
“外来者……”老者的声音干涩沙哑,如同两块磨石在摩擦,“离开吧……这里没有你们寻找的……希望之火。”
霍雨浩心中一动,上前微微行礼:“老人家,我们受源核指引而来。感知到这个世界需要帮助。”
“帮助?”老者灰暗的眼中掠过一丝极淡的嘲讽,随即又被更深的疲惫淹没,“源核……它还记得这个被遗忘的角落吗?太晚了……一切都太晚了……”
他抬起枯瘦的手指,轻轻拂过身旁的石碑。随着他的动作,石碑上的部分刻痕微微亮起,投射出模糊的影像。
那是一个辉煌文明的剪影。高耸入云的能量塔楼,穿梭于星穹的流线型舰船,个体生命拥有着近乎创世的神奇力量……那是一个将“超凡”发展至巅峰的纪元。
“我们……曾自称为‘铭文纪元’。”老者的声音带着遥远的追忆,“我们解析法则,编织真理,将世界的本源力量化为己用。我们相信,知识就是力量,而我们已经掌握了终极的知识。”
影像陡然一变。辉煌的城市开始崩塌,强大的个体力量如同阳光下的冰雪般消融。一种无法理解、无法抵御的“衰竭”席卷了整个文明。不是战争,不是天灾,而是他们赖以生存的“规则”本身,正在变得“惰性”,不再响应他们的呼唤。
“我们太过依赖外在的力量,太过迷信对规则的掌控……却忘记了力量本身的源头,忘记了敬畏。”老者的声音带着血泪的教训,“当法则沉睡,纪元之劫以最平静的方式降临……我们失去了所有。”
影像最终定格在一片死寂的废墟上,与众人此刻所处的环境一般无二。
“幸存者们……包括我,成为了‘守碑人’。”老者缓缓道,“我们放弃了重启力量的尝试,转而用最原始的方式,将那个纪元所有的知识、所有的历史、所有的错误,铭刻在这些石碑上,以期警示后来者……尽管,可能再也没有后来者了。”
他看向霍雨浩:“你们身上的力量本质,与我等当年同源。在这个规则已然‘沉睡’的世界,它们终将如我们一样,逐渐失效,归于平凡。留下,只会被一同埋葬在这片遗忘之境。”
霍雨浩沉默了片刻,并未因老者的话而动摇。他走到那尊发光的石碑前,伸出手掌,轻轻按在冰冷的碑面上。
他没有尝试注入神力,也没有引动初火,只是闭上双眼,纯粹地用自身的意识去感受,去阅读那些密密麻麻的刻痕。
刹那间,庞杂到无法想象的信息流涌入他的脑海。那不是力量的使用方法,而是一个文明对世界本质的探索、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对辉煌的骄傲与对陨落的反思。是无数智者毕生的智慧结晶,是无数生命存在过的痕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