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电话在加班的深夜准时响起,听筒里裹着菜市场的嘈杂:领导难伺候就忍着点,妈当年在纺织厂...他望着电脑屏幕上闪烁的光标,突然想起楼下修鞋摊的老张,总用搪瓷缸子泡浓茶,说以前厂里的茶缸比这结实,能从青年忍到退休。
地铁口的风卷着落叶扑在脸上,穿校服的女孩蹲在花坛边啃冷馒头,书包上挂着的毛绒兔子沾了灰。卖烤红薯的大爷把零钱一张张捋平,铁皮桶里的炭火明明灭灭,映着他冻裂的手指——那双手曾在国营食堂揉了三十年面团,如今照样能在寒风里攥紧夹子。
公司新来的实习生摔碎了客户的样品,主管摔了文件夹:现在的年轻人一点委屈都受不了!走廊尽头传来压抑的抽泣声,像极了二十年前,父亲在单位被冤枉后躲在阳台抽烟的沉默。那时候他不懂父亲为何不辩解,只记得烟灰缸里堆满了烟蒂,像座小小的坟茔。
霓虹在雨里晕成模糊的光斑,他摸出手机想给母亲回个电话,却看见屏保照片里,十岁的自己举着满分试卷,背后是拆迁前的老巷子。那时候巷口的老槐树还在,邻居们端着饭碗坐在小马扎上,谁家孩子挨了骂,总会有人劝:忍忍就长大了。
风突然掀起他的衣角,露出里面洗得发白的衬衫。衣摆处有道细小的裂口,是上周挤地铁时被勾到的。他下意识地把衣服往下扯了扯,就像无数次在会议上低下头,在地铁里收住脚,在房东涨租时把凭什么咽回肚子里。
路灯昏黄的光线,将他的影子投射在地面上,被拉得长长的,仿佛没有尽头。这影子如此之长,以至于能够覆盖住三个乞讨者面前那破旧的碗,仿佛他的存在已经完全掩盖了这些人的苦难。
不仅如此,这影子还延伸到了便利店的收银台前,盖住了那只在付款时犹豫的指尖。那指尖似乎在颤抖,不知道是因为囊中羞涩,还是因为内心的挣扎。
最后,这影子爬上了写字楼的玻璃幕墙,模糊了他自己那张疲惫不堪的脸。在这冰冷的玻璃上,他的面容显得如此模糊,仿佛他已经失去了自我,被这无尽的夜色吞噬。
母亲曾经温柔地告诉他:“孩子啊,只要你再忍耐一下,所有的苦难都会过去,一切都会好起来的。”老张也语重心长地说过:“忍一忍吧,时间会慢慢治愈一切,你会逐渐习惯这种生活的。”
然而,这无尽的长夜却如同一个无底的黑洞,无论他如何努力,都看不到一丝曙光。每一个夜晚,他都在黑暗中默默忍受着痛苦和孤独,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迷茫和恐惧。
谁也无法准确地预测,究竟需要忍耐到第几个春天,才能够等来那一句令人期待已久的“好了”。这个“好了”可能是指某件事情的结束,也可能是某种状态的改变,或者是某个人的回归。
也许,这个春天就是我们一直等待的那个春天,所有的苦难和折磨都将在这个季节里画上句号,我们会迎来新的开始,迎来希望和温暖。
然而,也有可能这个春天并不是我们所期待的那个,我们还需要继续忍耐,继续等待。下一个春天,或者再下一个春天,也许才是真正属于我们的时刻。
但更糟糕的是,那个我们梦寐以求的春天,也许永远都不会降临。我们可能会一直处于这种等待的状态中,忍受着无尽的煎熬和痛苦,却始终无法得到解脱。
无论怎样,那个被我们翘首以盼的“好了”似乎总是遥不可及。它就像隐藏在迷雾中的宝藏,让我们摸不清方向,找不到路径。然而,我们并没有放弃希望,因为我们深知,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能拨开云雾见月明。
在这漫长的等待中,我们默默地承受着压力和挫折,却从不抱怨。我们知道,成功往往需要经历无数次的失败和磨难,而这些都是成长的必经之路。所以,我们选择了默默坚持,用行动去证明自己的决心和毅力。
与此同时,我们的内心深处也在默默地祈祷着,期盼着那个令人期待已久的“好了”能够早日降临。这个“好了”或许代表着某种转机、某种突破,亦或是我们一直以来所追求的目标得以实现。
我们坚信,只要内心深处怀揣着坚定的信念,就如同拥有了无穷的力量,足以战胜任何艰难险阻。无论遇到多大的风浪,只要我们紧紧握住信念这根救命稻草,就一定能够乘风破浪,驶向成功的彼岸。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时常会感到迷茫和困惑,不知道自己的坚持和等待是否有意义。然而,总有那么一天,当我们回首往昔,会惊讶地发现那些曾经的坚持和漫长的等待并非徒劳无功。
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努力和付出,就像一颗颗细小的星星,虽然单独看起来并不起眼,但当它们汇聚在一起时,却能形成一片浩瀚的星空,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
每一次的坚持,每一次的等待,都是我们人生道路上的一个脚印,它们记录着我们成长的历程,见证着我们的奋斗与拼搏。这些脚印或许并不平坦,或许充满了荆棘和坎坷,但正是因为有了它们,我们才能一步步地走向成功的彼岸。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