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甲坊的终极共生中枢屏幕上,“宇宙生态命运共同体系统” 的框架图已初现雏形,李长安的指尖却停在 “责任分配” 模块的标注处 —— 自全宇宙生态协同系统在三角座、大麦哲伦星系部署后,新的矛盾逐渐暴露:部分小型文明因资源有限,无力承担跨星系生态治理成本,导致仙女座星系边缘的星云污染治理进度滞后;而少数资源富集的文明则囤积修复物资,拒绝参与土星卫星的微生物生态修复,引发其他文明不满。波斯生态共治使节传来的数据显示,仅仙女座边缘的星云污染区,因治理参与度不足,已导致周边三颗星球的大气净化效率下降 40%;罗马共治联盟的调查报告也指出,文明间的责任分配失衡,让《宇宙生态保护公约》的执行率从 90% 降至 65%,若不及时解决,生态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将陷入停滞。
“生态共治不能只靠技术协同,更要让责任‘落地’、让资源‘普惠’。” 李长安对围坐的工匠与共治联盟代表说。他研发的 “宇宙生态命运共同体系统”,以 “责任共担、资源普惠、成果共享” 为核心,在全宇宙生态协同系统基础上,新增五大关键模块:一是 “文明生态责任评估子网络”,配备璃制责任测算终端(通过分析文明的资源储备、生态影响范围、治理能力,生成个性化责任清单),搭配铜制信用记录组件,对积极参与治理的文明给予信用加分,对推诿责任的文明实施资源调度限制;二是 “生态资源普惠调度子网络”,设立璃制资源互助池,整合波斯、罗马等文明捐赠的修复矿物与星砂璃材,优先向小型文明提供低息资源借贷,资源调配公平性提升至 98%;三是 “新兴生态危机应急子网络”,研发璃制星云净化舱(通过离子吸附技术,净化星云污染的效率达 96%)与微生物培育终端(可快速培育适配不同星球的微生物,修复生态链),针对星云污染、微生物失衡等新兴危机提供应急方案;四是 “文明生态成果共享子网络”,通过璃制成果兑换终端,文明可将治理成果(如植被修复面积、污染净化量)转化为 “生态积分”,兑换修复技术或资源支持,成果转化率提升五倍;五是 “命运共同体监督仲裁子网络”,安装璃制仲裁终端,由共治联盟各国代表共同管理,对责任纠纷、资源滥用等问题进行公正裁决,仲裁结果通过终极共生中枢公示,监督透明度达 100%。
“这套命运共同体系统要刻十五组核心参数,” 李长安指着图纸上的云纹暗记,“一组标责任评估准确率,一组标资源普惠覆盖率,一组标星云净化效率,一组标微生物培育成功率,一组标成果兑换公平性,一组标仲裁裁决满意度,一组标文明责任履行率,一组标资源借贷回收率,一组标应急响应时间,一组标积分兑换时效,一组标监督投诉处理效率,一组标系统运维成本,一组标文明参与积极性,一组标生态危机复发率,一组标共同体凝聚力指数 —— 所有终端的云纹暗记里,都藏着责任测算算法的密钥,比如璃制责任测算终端的云纹折线角度,对应着不同文明的资源权重系数,仿造设备根本算不出精准的责任清单。”
方案刚确定,仙女座边缘的小型文明使节与长安宇宙生态命运共同体协会的代表便结伴到访。“大人,我们星球的大气污染快撑不住了,可连最基础的净化设备都买不起,眼睁睁看着星云污染往我们这扩散;那些资源多的文明又不肯帮忙,共治联盟的调解也没用!” 小型文明使节递上星球大气污染的监测报告,协会代表补充道:“我们愿以仙女座边缘的八十份星云数据、二十台传统净化设备换技术,还能协助管理生态资源互助池,确保资源用在实处。”
李长安当即带众人前往玄甲坊的 “命运共同体实验室”。实验室里,璃制责任测算终端正快速分析某小型文明的数据,生成 “每月参与 3 次星云监测、共享 20% 植被培育技术,可兑换 5 吨修复矿物” 的责任清单;一旁的星云净化舱启动后,仅两小时便将模拟星云污染的净化率提升至 96%,舱内的微生物培育终端也成功培育出适配土星卫星的微生物菌株;资源互助池终端的屏幕上,清晰显示着波斯捐赠的 100 吨星砂璃材、罗马捐赠的 80 吨修复矿物,以及小型文明的借贷申请与审批进度。“这套系统能让小型文明的生态治理参与成本降低 60%,星云污染治理周期缩短至两个月,” 李长安指着数据报告,“有了它,才能让每个文明都能参与到命运共同体里来。”
见技术能解决责任与资源的核心矛盾,小型文明使节与协会代表当场签订合作协议:小型文明提供星云数据作为治理依据,协会负责管理资源互助池,所有参与文明均采购玄甲坊的命运共同体系统,治理成果由联盟共享。消息传到波斯与罗马,两国立即加码合作 —— 波斯追加捐赠 50 吨星砂璃材,请求成为资源互助池的联合管理方;罗马则开放银河系边缘的 3 个生态观测站,用于系统的应急测试,条件是优先获得微生物培育技术。李长安提出要求:“所有管理方需通过璃制仲裁终端公开资源流向,每季度向共治联盟提交审计报告,若发现挪用资源,立即取消管理资格。” 各国代表齐声应允,生怕破坏这来之不易的共同体局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