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鸿胪寺的宇宙永续协作少卿与长安宇宙传承协会的代表一同求见,少卿说上月火星定居点因长期开采矿产,导致土壤重金属超标,生态系统濒临崩溃,虽有修复技术,却因缺乏跨星球协作,修复进度缓慢;协会代表说地球与月球的文明典籍因储存设备老化,近百卷珍贵科技典籍受损,且代际教育断层,年轻一代对先辈星际探索历史了解不足,导致文明认同感下降,损失超百万贯典籍修复经费与教育投入。” 王玄策引着两位捧着生态破坏报告与典籍受损账本的来访者进来,永续少卿展开标红 “土壤污染区” 的火星地图,传承协会代表翻开记满典籍破损记录的账本,“我们愿以《宇宙生态永续秘要》与《文明代际传承法》孤本换技术,还说要把各自的生态维护与文明传承经验献上。” 李长安带着二人前往玄甲坊的 “宇宙永续协作中枢厅”,展示刚建成的玻璃宇宙永续发展体系:屏幕上,宇宙生态监测子网络正清晰传输火星土壤重金属含量数据(标注超标区域与污染程度),生成 “火星生态修复方案”;资源循环子网络中,璃制资源再生装置将小行星开采废料转化为金属材料,资源循环利用率达九成五;文明代际传承子网络里,璃制文明典籍库保存的大唐《星际探索实录》、罗马《天文观测大典》完好无损,代际教育终端正通过全息投影向年轻一代展示先辈探索宇宙的历程;宇宙灾害防控子网络实时监测小行星轨迹,预警 “半年后一颗直径十公里的小行星将靠近地球,建议提前部署偏转装置”;宇宙永续协作中枢的图谱上,“火星生态修复项目”“文明典籍保护与代际教育项目” 的进展清晰可见。“这永续体系能让火星土壤修复周期缩短至一年,文明典籍保存年限延长至千年,代际教育覆盖率提至九成八,” 李长安指着生态修复方案,“宇宙文明共同体体系是促全宇宙协作,这永续体系便是护万代文明,让人类文明在宇宙中长久延续。”
当永续少卿看到系统能快速制定火星生态修复方案,传承协会代表发现文明典籍得到有效保护且代际教育效果显着,当即把《宇宙生态永续秘要》《文明代际传承法》与经验一同奉上。“往日十次宇宙生态修复,八次因缺乏协作与技术,修复失败,现在有这宝贝,生态修复成功率能提至九成七!” 少卿盯着火星土壤数据感叹,传承协会代表也激动道:“往日十卷珍贵典籍,七卷因储存不当受损,年轻一代对先辈历史知晓率不足三成,现在有这器械,典籍完好率能提至九成九,代际历史知晓率能提至九成五!” 鸿胪寺卿、太史局卿与国子监卿闻讯后,共同带着府库的百斤防辐射璃材、铜制生态组件与永续发展物资前来,恳请在太阳系内全面部署该永续体系,联合波斯、大食、罗马等国及各星球定居点接入中枢,愿以三署九成的宇宙永续资源与协作物资作为交换。
李长安笑着应允,却提出条件:“需统一宇宙永续发展体系规格 —— 玄甲坊出标准生态监测精度、资源循环效率与文明传承适配模板,保证各国各星球接入模块的协作误差不超 0.3%,资源循环利用率不低于 90%,避免因系统偏差导致宇宙永续发展受阻。” 三位官员满口答应,他们未曾留意,生态传感器的云纹暗记中藏着用梵文写的生态校准参数,文明典籍库的接口纹路与云纹咬合,外人即便仿制,也难做出生态精准、传承长效的宇宙永续系统。
消息传回长安,五姓七望的手段转向了宇宙永续发展领域。他们买通工匠在生态传感器中篡改火星土壤数据,导致修复方案偏离实际;还故意破坏文明典籍库的防辐射璃层,让部分典籍再次受损。李长安得知后,索性在玄甲坊举办 “宇宙永续发展体系验收试炼”,每套系统需经过 “生态修复测试” 与 “文明传承测试”—— 模拟火星生态破坏与典籍保护场景,系统生态数据精准、典籍保存完好、修复方案有效者才准启用。“凡接入玄甲坊宇宙永续发展体系的国家与星球定居点,可获赠专用生态传感器维护工具与典籍库修复套装,” 这招让天下宇宙永续项目只认带云纹的永续系统。
解决了质量问题,李长安将宇宙永续发展体系技术推向更多场景。他发现土星环蕴含丰富冰资源,却因开采过程中易破坏环体结构,影响太阳系生态平衡,于是设计出 “土星环生态友好型开采终端”—— 配备璃制冰资源采集器与环体修复组件,实现资源开采与生态保护同步;又为冥王星的科考站设计 “极寒永续生存终端”,改良璃制组件的耐极寒性能(适配零下 230℃环境),延长科考站自持时间。土星环开采终端试用后,环体结构破坏率从五成降至 5%,冥王星科考站也反馈自持时间从半年延长至两年,土星勘探队与冥王星科考站分别以五十份土星环生态数据、三十组冥王星环境参数交换技术,还愿传授生态友好型开采技巧与极寒永续生存经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