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榜写作榜手机小说

最近更新新书入库全部小说

三月天 >> 重生1973之天山往事 >> 第140章 某种局限性

第140章 某种局限性

进入四月后,天气就彻底转暖,没有一丝要下雪的迹象了,一大队的哈萨克牧民们也早早上了山,准备新一年的放牧生活;留在山下的社员们,则继续忙碌着。

草草清理出一片砖厂场地后,人手就转移到了土地里,春播开始了,一大队的大人小孩、男女老少也都忙碌了起来。

砖厂的兴建也在不紧不慢地进行着,李世英带着人,先简单修了一条石子路,张全义跑去六区西边订购的红砖还没有送到,建砖窑还得等,但李世英觉得,前期的琐碎工作也得推进下去。

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向前推行着,或许进度没有那么快,但总归是缓慢地前进着,每一天都能看到一大队的一些新变化。

去年到来的新人们,大部分都选择了落户一大队,也有几户新人选择搬去了四大队,于是村子里盖新房、农忙过后继续在巩乃斯河北岸开荒、砖厂建设,就成为一大队今年以来最重要的三件大事。

巩乃斯河北岸的开荒,大致上要到明年才结束,实际上彻底开荒结束,那就要到八十年代中期了,那个时候巩乃斯河两岸彻底变为连接成一片的广袤农田。

接下来一大队或者说整个东方红公社,将会继续对218国道以南进行开荒,然后一直持续到八十年代初。

砖厂那里被清理的树木,都被简单砍掉了枝丫,然后胡乱堆积在场地的一角,李世英挑选了些合适的树木,组织人手拉到场部加工后,都运到一大队院子堆放。

虽然边疆不缺木料,但他觉得那些树木就此被浪费了当真可惜的很。

昨夜下了一场春雨,所以今天李世英并没有去砖厂那里,而是跟大哥商量了一下,便准备将那头养肥了的土黑猪宰杀了,因为再养下去,这猪儿也长不大了,再养一养肉就老了。

他叫了几个同伴来帮忙,将土猪拽了出来按在了案板上,那土猪挣扎得吼叫得撕心裂肺,被老爹一刀捅入脖子,猪血就飙了出来。

一大队先前连个会杀猪的社员都没有,不过去年新来了一批人后,杀猪匠也有了,杀猪的工具也有了,至少不用再拿李世英带来的木工凿了。

“今儿个都搁家里吃饭啊,我给你们露一手!”老爹的心情不错,笑呵呵地喊着。

离开了内地,也就摆脱了老家那种压抑的生活,李世英的父亲和母亲心情都变得肉眼可见地好了起来,脸上的笑意也多了。

老爹这个曾经给某个国民党小军官当厨子的人,在老家时,从李世英记事起就几乎没进过厨房,家里穷,没有那么多食材让他动手展示,所以在村里许多人都忘记了他曾经还有这么个身份。

“好!”帮忙的小伙伴们都欢笑着应和了一声。

边疆的实际情况如此,由于人口少,所以互帮互助就成为了传统,帮了忙之后,留一顿饭就是应有之意,主人家也不会表现得抠抠索索的,反正边疆最不缺的就是粮食,甚至人们的愿望也很质朴,能吃饱就成,并不追求吃好。

父母刚来的时候,仍旧按照老家的想法,将日子过得很是节俭,但很快就发现,根本不需要如此,于是也变得大方了起来。

郭保生在一旁笑呵呵的,他这个木匠帮手的身份已经差不多落实了,原本跟着李世英打下手,如今换了李世英的大哥李世德,他觉得这两兄弟简直太像了。

都是细心的人,干活细致,很有耐心,只要肯学俩人都肯教,也从不藏私,而且都是健谈的,在一起干活也不觉得枯燥。

两个人的父母也都很热情,这一家人给人的感觉很熟悉,都很踏实,就像是他老家那些淳朴的亲人和邻居们一样。

其实在任何一个时代,群体中最多的人群,都是愿意过日子、求安稳的那些人,李世英一家不过是这个群体中并不特殊的四口人而已。

这一顿饭也算是给老谢两口子以及杨文华的送行饭,老谢去年就打算回老家一趟,杨文华也是如此,而且他的任务更重,不少单身的小伙伴都求到了他这里,希望他能够从老家给介绍个对象。

杨文华的笔记本里,已经夹了六七张个人照片,也包括李世英送去的李世德的半身照。

两个人已经向大队说明了情况,张全义也同意了,并且给他们开好了各种证明和介绍信,就定在四月底、参加完了春播后出发。

屋里多个女人就是不一样,老谢结婚后,衣服也被拾掇得更干净了,他家里也被妻子收拾得井井有条,宋莲秀前两天采了些野菜,便端了过来,做起了野菜煎饼。

李世德坐在灶台前烧火,老爹穿了围裙、提着铁勺站在那里做菜,还真有几分大厨的风范;母亲则和宋莲秀在隔壁的灶台前忙活着。

当初盖房,李世英的厨房就砌了三眼灶,他原本的打算,是西屋那里也起个火炕,就可以用最边上的那眼灶台连起来,所以厨房是足够大的。

其他人帮忙收拾了猪肉,没什么事干,就凑在一起吹牛聊天玩牌,程尝今问李世英:“砖厂啥时候能出第一窑砖啊?”

前些天张全义请的老师傅带着人砌砖窑,还有些空闲的劳力,就被李世英组织起来盖了两间土屋,又盖了几间大草棚,又带着大家伙儿挖黏土、手工做了第一批砖坯。

“别着急啊,做砖总归是有个流程嘛,咱们都得学习一下、适应一下。”

看到不少同伴们不以为然的样子,李世英也很无奈。这些同伴们的人生经历都差不多,在该读书的年纪都没怎么接受过系统的教育,又赶上国内的政治运动,社会上甚至出现了“读书无用论”的调调。

两世为人的李世英是最清楚读书、或者说学习的重要性,但这属于人的认知一部分,不是他三言两语就能够让同伴们意识到这一点的。

就好比程尝今,也算是一群人当中知识、文化水平高的了,但他九十年代种西瓜、听说别的瓜农都打催熟剂,犹豫了两年也跟风,却根本不知道该用多少剂量,结果那一年他家种出来的西瓜,切开后都是红水,完全卖不出去。

想走捷径都没走对路子,哪怕他事先多问多打听也行啊,这大约就是某种局限性了,李世英轻轻叹了口气。

喜欢重生1973之天山往事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重生1973之天山往事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重生1973之天山往事最新章节 - 重生1973之天山往事全文阅读 - 重生1973之天山往事txt下载 - 万人丛中一回首的全部小说 - 重生1973之天山往事 三月天

猜你喜欢:我在精神病院学斩神官场:被贬后,我强大身世曝光年代1959从病秧子开始的美好我不是戏神古井观传奇仕途人生权欲:从乡镇到省委大院谁与争锋火线提拔重生1984老婆孩子热炕头隐身侍卫净身出户,只能靠双修无敌华娱从2014开始回档:换个姿势再来一次我真不是学神娱乐:混在娱乐圈边缘的日常重生58年育良种过灾荒官场:从镇长到封疆大吏!后来偏偏喜欢你权力巅峰:从借调省委大院开始女帝每日一问,今天他没变强吧?你照顾你闺蜜老公,我照顾你闺蜜18岁成神豪,从此深情是路人重生1978,深山打猎成为万元户我都看到了香江1985之科技之王
完本推荐:十日终焉全文阅读全职法师全文阅读魔道祖师全文阅读重生之将门毒后全文阅读退婚后,高冷女帝后悔了全文阅读仕途人生全文阅读天渊全文阅读仙逆全文阅读官场从秘书开始全文阅读将军,夫人喊你种田了全文阅读万古之王全文阅读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全文阅读权力巅峰:从借调省委大院开始全文阅读重生大时代之1993全文阅读赶海:开局一把沙铲承包整个沙滩全文阅读官场:救了女领导后,我一路飞升全文阅读宰执天下全文阅读豪门大小姐她撕了白月光剧本全文阅读龙族全文阅读官场之绝对权力全文阅读
最近更新:世界规则变化,以钓证道穿越古代种田发家日常锦书难托负心人凡人尘骨年代:夫妻都有金手指的美好生活穿越亮剑之铁血崛起大魏风云之千秋帝业死亡游戏:失败者的逆袭洪荒:我,红云坑帝,坑女娲造人穿越大唐成小道士闪婚兵痞,宠爱到底渣男从良记我的狱友他非要捧我当女帝快穿:金手指抽取我最强!现代都市:开局破解连环碎尸案炼丹成圣:开局抽到绝世仙鼎重生之洪水泛滥后修仙从仙剑开始的修行路网游:国一炼金师核平交易所诸天纪陨幽溟纪开局被蛇咬,黑白神石认主了窃窃私语你听见了吗HP:伊万斯家的长子皮刃全能奶爸:公主妈妈是绝色天后重生1973之天山往事青金志靖康耻走出小西山

重生1973之天山往事最新章节手机版 - 重生1973之天山往事全文阅读手机版 - 重生1973之天山往事txt下载手机版 - 万人丛中一回首的全部小说 - 重生1973之天山往事 三月天移动版 - 三月天手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