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快中午的时候,李世英正在院子里收拾鸡圈,就听见院门外有人喊:“李世英同志在家吗?”
李世英皱了皱眉头,站起身来,在墙边的水盆里洗了洗手,朝着院门走去:“真是稀客啊,苏同志是来我们大队办事么?”
来的正是苏青,上次她去场部找周文育的时候还骑了一匹小马,这一次却是牵着一头大黑骡子,手里提着礼物,脸上带着笑意。
李世英不喜欢苏青,这个大城市来的女知青虽然长得很漂亮,但李世英看得出来,她对这片土地一点儿也不热爱,总想着找各种机会离开。
对于李世英而言,他在老家生活不下去了,像是个盲流一般到处寻找着可以落脚的地方,唯有天山宽和地容纳了他,所以他已经把这里当作自己的家乡了。
他热爱的土地,被对方弃若敝履,恨不得找到点儿机会就逃走,仿佛这块土地沾染了瘟疫似的,这让李世英很是不爽。
此前他被西域的热情所感染,以为遇到的每个人至少都愿意展现出自己良善的一面,所以那时候他觉得,或许多个朋友也不错,但显然他多想了。
“就不能来看望一下朋友吗?”
苏青的语气很欢快,她没在意李世英话语中的那么点儿疏离,李世英开了院门,帮她将那头骡子拴在马桩上,请她在屋里坐下,倒了茶,等着苏青说明来意。
“大半年没来,你这新房子都盖起来了啊!我还以为你仍旧住在大队院子那里呢,有个好心的婶婶给我指了指路,才寻到你这里来,你人缘不错嘛!”
苏青东张西望了一番,李世英的这间东屋土墙都用报纸糊了一层,虽然没什么家具,但收拾得很是干净利索,甚至靠墙那里还有个小小的书架,就是如果摆放多的不是小人书就好了,就更有几分文人气息了。
李世英抓过一把熟花生,心想你总共来一大队就这么两回,上次都是一年前了,未必大家都得原地踏步走啊。
至于苏青说的“人缘”,当木匠就没有人缘差的,毕竟是服务于集体所有社员么,这也算是技术工种在乡村间受人尊重的表现了。
“你这是,拿到推荐资格,要去上大学了?”
李世英觉得苏青无事不登三宝殿,看她满脸的微笑,从前那种对人、对这片土地的若即若离感也消失了一些,于是猜测地问。
“果然瞒不过你!你真的很聪明,其实你也应该试一试考大学的。”
苏青发出了由衷的称赞,她一直觉得李世英是个很聪明的人,是那种很容易看清事物本质的人。
李世英笑着摇了摇头:“我只上到小学三年级,认得些字,让我考大学那可太难了,还是算了吧。”
两世为人的学历就摆在那里的,李世英对自己还是有自知之明的,在边疆就是想靠着自学,有些知识总得找人帮忙领着进门不是?
“哪里的大学?上海吗?”
苏青摇摇头:“能上个大学就不错了,哪能挑地方挑学校呢?学校在杭州。”
“哦,那看来你是不回来了。大学毕业就是干部,进工厂上班,总好过再回到这山沟沟里头。”
苏青脸色微微一变,但是看到李世英的表情很平静,语气也很平淡,她再一次地觉得,李世英真的很聪明。
其实李世英都是猜的,去年冬天寒假时周文育就没有回来,七月份他临上山前又去场部打听,想要再向周文育请教一下组装矿石收音机的事儿,但周文育依旧没回来,只说他回老家探亲去了。
所以李世英猜测周文育大约这辈子都不会再回来了,他不过是将在边疆的经历当作人生的跳板而已,那么苏青大概率也是这么打算并准备这么做的。
人各有志,早点儿离开也好,总好过几年后知青大返城时的混乱。
闲话说完了,也该轮到说正事了,李世英觉得苏青专门过河跑这么一趟,肯定不是为了告诉自己她上大学的事,他们俩还没熟到这种地步。
果然,喝了一杯茶后,苏青支支吾吾了好一会儿,才说道:“我马上就要离开这里去上大学了,我觉得我们总归还是朋友的,能不能麻烦你,有空的时候,多去酒厂那里看看叶娟,她很不容易的,而且一个小姑娘家,我也很担心!”
正如李世英的看法,苏青当年凭着一股热血来到了边疆插队后,很快就后悔了,她一点儿也不喜欢这里,因为这里实在太蛮荒了,她觉得自己傻乎乎地把自我放逐到了世界的边缘。
所以前些年她找关系,从一个农村知青变成了酒厂的一名女工,尽管暂时摆脱了无休止的与土地打交道,但她仍旧挣扎着想要更进一步,最终目的就是离开这里,回到她本该待着的地方。
刚进酒厂的时候,她和叶娟的父亲是一个生产小组,毕竟都是上海老乡,所以叶娟的父亲对她多有照顾,只是老天不保佑好人,没多久叶娟的父亲就病故了。
所以苏青一直很照顾年纪比自己小的叶娟,她觉得上海姑娘不该被埋没在天山之间,这就像是一种情感寄托,苏青对这片土地保持着疏离的态度,始终不肯融入进来,也不希望身边难得遇到的老乡被这里困住。
但是由于这种长期的疏离感,在外人看来,苏青就是个心高气傲的城里姑娘,所以她几乎没什么朋友,仅仅是有些熟识的同事而已。
如果将叶娟托付给同事们照顾,或许叶娟很快就被影响得同化,忘记了自己来自黄浦江畔,那么苏青是绝对不甘心的。
想来想去,苏青才发现,自己来到边疆这么多年,竟然连一个真正的朋友都没有。她以为李世英是喜欢自己的,或者至少是欣赏自己的,所以在别无他法的情况下,找上了门来,并提出了请求。
李世英皱着眉,他不否认第一次遇到叶娟的时候,对这个姑娘很有些好感,但得知对方的身世后,他就打消了一切念头,因为这总会让他想起去年拜会周文育时遇到的那位老师。
他笑着摇了摇头:“隔了这么远,我没法帮什么忙的,你先坐着歇一会儿,中午在家里吃饭。一会儿我大哥要回来,你别拘束。”
他站起身来就要去做饭,大中午的,如果苏青骑着骡子离开,那他肯定要遭人说闲话的,说他连一顿午饭都不肯留人。
毕竟民以食为天么。
喜欢重生1973之天山往事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重生1973之天山往事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