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几日,苦楝都穿梭忙碌于内城的各大官府之间。
这来来往往的,也就将这内城走了个遍。
要他说,这内城也应该分个内外城才是——外圈是儒生小官们的居住地,也是一些大官寻欢作乐的地方;而内圈才是四品官员的居住地,也是他们的办公场所。
这大央的官员分职倒也不复杂,苦楝摸索了几日,便已了然于心了。
主管刑事司法的大理寺,也叫做最高刑部,只是大央与佛国关系不好,因此给这专治脏污之人的部门专门弄了个“寺”字,大理寺分工明确,现在更多的人称审判的部门叫大理寺,称执行立法等其他部门叫刑部;
还有负责管理国家财政与户籍,负责税收、粮库、人口统计的户曹司,简称就叫户曹,或者户部;
其余四部,分别是礼部、吏部、兵部以及工部。
顾名思义,儒家讲礼,礼部自然和儒生脱不了干系,其中人员也基本上全是真正的大能,但是干的活却是最少的,管理礼仪与外交,负责科举考试、国家典礼、外交接待,在这个相对和平的年代,礼部明显就无事很多,偶尔的国家性典礼还可以用文气一手操纵,苦楝觉得有些大材小用了;
让苦楝唯一感到一丝压抑的是兵部,这或许与它管理军事,职务有关,然而虽然如此,但调兵权需皇帝与三公共同决策,这里面有些不伦不类的,门面充斥着兵家气息,里面却文绉绉的……
其他两部,吏部与工部分别是管官员的以及管建造的,倒也没什么新奇的地方。
这六部分工明确,相互制约,但苦楝倒是看出来了,这六部里,就吏部最是趾高气昂,其次便是兵部,而礼部虽然厉害,但却低调得很……
苦楝手持御赐令牌,带着天罗院属员,开始了对各部院衙门的文书核查。过程果然如他所料,阻力重重,且光怪陆离。
在礼部,一位侍郎热情洋溢地搬出历年科举试卷存档,声称此乃文气最盛之处,若有妖物,必藏于此。
苦楝手下探查半晌,只闻得陈年墨臭,未见半分妖气,正要离开时,心思细腻的他特意留了个心眼,发现那侍郎眼神闪烁,似有意将水搅浑。
在工部,主管河工的郎中抱出一摞水利图册,信誓旦旦说其中或有“水妖”作祟,拖延工程。
仔细查验,图纸倒是真的,只是其中几处关键数据明显有被水渍浸润后修改的痕迹,怕是人为贪墨,想借“妖祸”之名掩盖。
在兵部,更是遭遇软钉子。
几位将军出身的官员直接抱臂冷笑,言说军中文书关乎布防机密,岂容查验?若非苦楝抬出圣旨,又以“若妖物混入,泄露军机,尔等担当得起?”相逼,恐怕连门都进不去。进去后,所见文书多是些粮草辎重记录,真正的核心军报早已转移。
苦楝细想一下,若是核心军报都被腐蚀了,那大央真的快完了……想到这,苦楝也不担心那几份重要文件了。
一圈下来,苦楝深感这朝堂之水,深不见底。
人人各怀鬼胎,借着他的调查,或想打击政敌,或想掩盖劣迹,或干脆就是敷衍了事。真正的线索,依旧渺茫。
终于,轮到了丞相府。
相较于其他衙门的或明或暗的抵触,丞相府显得异常平静。管家规规矩矩地将苦楝一行人引至偏厅等候,言明丞相正在处理要务,稍后便至。
苦楝静坐品茶,目光却不着痕迹地打量着这间布置清雅却处处透着权势底蕴的厅堂。
不多时,脚步声响起,进来的却并非那位权倾朝野的老丞相,而是一位身着锦袍、面容俊朗、眉眼间带着几分矜持与疏离的年轻公子。
正是丞相之子,王杨。
王杨目光落在苦楝身上,先是微微一怔,随即嘴角勾起一抹似笑非笑的弧度,缓步上前,拱手道:“这位想必就是近日声名赫赫的天罗院苦院使了?久仰。家父政务繁忙,特命在下前来接待,在下王杨,院使有何需求,但说无妨。”
他语气客气,举止得体,但那双眼睛,却如同鹰隼般锐利,在苦楝脸上停留片刻,尤其是在苦楝那身与周遭环境格格不入的黑色劲装上扫过时,闪过一丝极难察觉的冷意。
苦楝心中了然,此人认出自己了。
他不动声色,起身还礼:“王公子,幸会。本院奉旨核查文书,以防妖物‘三尸蛆’隐匿其中,危害朝堂。还请公子行个方便。”
“哦?三尸蛆?倒是闻所未闻。”王杨故作惊讶,随即抬手示意,“院使请随我来,府中藏书阁、公文房皆在此院,院使可随意查验。”他表现得极为配合,甚至亲自引路。
然而,就在穿过一道回廊,经过一处栽种着奇花异草的小院时,一阵香风袭来,几名衣着艳丽且暴露的歌姬正巧经过,见到王杨,纷纷娇声行礼。王杨却连眼皮都未抬一下,只是随意地挥了挥手,示意她们退下,目光始终平静无波,仿佛看到的只是几件无关紧要的摆设。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