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小厨房里,王熙凤焦头烂额的时候,听竹轩里,却其乐融融。
林蒹葭刚进门,就见黛玉坐在窗边,手里捏着贾敏的旧帕子,眼神里满是好奇。
她早听见了外面的动静,也知道小厨房出事了,估计姐姐又去收拾不长眼的了,就自己这小身板,什么时候才能和姐姐一起“锄强扶弱”!
“姐姐,外面没出事吧?”黛玉赶紧起身,拉着林蒹葭的衣袖。
黛玉不是怕姐姐吃亏,是怕姐姐一个脾气上来弄死几个就不好收场了…..黛玉的心脏被姐姐锻炼得越来越抗打了!
林蒹葭伸手捏了捏黛玉的脸颊,眼底的冷意瞬间散去,换上了温柔:“没事,就是教训了个不懂事的婆子,往后没人敢再怠慢咱们了。”
她牵着黛玉坐下,又给她倒了杯温茶,“早饭的事你别担心,我已经安排好了,保准让你吃上热乎的,还是你爱吃的口味。”
话音刚落,林蒹葭就对着外面喊:“陈忠家的!”
一个穿着青布衣裙的中年婆子快步走进来,对着林蒹葭躬身行礼:“奴婢见过大姑娘、二姑娘。”
她是林家的采买陈忠的媳妇,,陈忠跟着林如海多年,做事牢靠,这次二人也跟着一起来了京城,专门负责姐妹俩的日常采买。
“你去让陈忠办两件事。”林蒹葭的语气干脆利落,眼神却透着细致,“第一,去京里最有名的‘同和楼’,把他们家所有的早点都买回来,不管是京味的艾窝窝、驴打滚、褡裢火烧,蟹黄汤包、酥皮点心,一样都别落下,多买几份,用保温食盒装着,别凉了。”
陈忠家的愣了愣,随即应声:“明白!同和楼的早点最是齐全,奴婢这就去通知,保证半个时辰内买回来!”
“第二。”林蒹葭又补充道,“再让他去京里的‘聚宝斋’‘福瑞楼’这些铺子,把京里有名的好吃的、好玩的都挑些回来,比如蜜饯、果脯,还有做工精致的小玩意儿,像玉簪花、绒花、小巧的拨浪鼓,只要是觉得玉儿可能喜欢的,都买回来,别省着钱。”
她顿了顿,看向黛玉,眼底满是宠溺:“玉儿在扬州时,没见过京里的新鲜玩意儿,这次咱们来了,得让她好好尝尝、玩玩,不能受了委屈。”
黛玉听着,眼睛亮了,姐姐不仅为她撑腰,还记着她没见过京里的东西,连小玩意儿都想着给她买,这份心意,比什么都强。
陈忠家的看着这一幕,心里也热乎,赶紧道:“大姑娘放心!奴婢一定让他挑最好的买,保证二姑娘喜欢!”她知道林蒹葭护妹如命,也知道黛玉是林如海的心头肉,这事绝不敢怠慢。
“去吧,路上注意安全,要是有人敢拦着,揍他!”林蒹葭叮嘱道。
陈忠家的应声离去后,小刀子也回来了,笑着禀报:“姑娘,刘管家已经带着人去改西偏房了,还让人去城外拉了最好的青砖和木料,说保证改得比府里的小厨房还大还亮堂。”
“张厨娘和李厨娘也去看了,说灶台要按咱们扬州的样式砌,方便做二姑娘爱吃的江南菜。”
“好。”林蒹葭点点头,心里的石头彻底落了,有自己的厨房、自己的厨娘、自己的采买,往后她们在听竹轩,就能彻底摆脱荣国府的掣肘,再也不用看别人的脸色吃饭,更不用受那些婆子的气。
黛玉看着姐姐有条不紊地安排着一切,心里的敬佩油然而生,我姐姐就是厉害,“姐姐,这样会不会太麻烦了?还要改厨房、买这么多东西……”
“不麻烦。”林蒹葭握着她的手,语气坚定,“只要你能舒心,能不受委屈,再麻烦都值得。咱们虽是来投奔贾府,却不是来受气的,更不是来求他们施舍的,林家有能力让咱们过得好,就绝不能让你受半点委屈。”
没过多久,陈忠家的后面跟着几个粗使婆子提着十几个保温食盒回来了,还跟着两个小子,手里也拎着满满的食盒。众人把食盒放在桌上,一一打开。
“姑娘您看,同和楼的早点都买齐了!这是艾窝窝,这是驴打滚,这是蟹黄汤包,还有您要的酥皮点心,都是刚出锅的,还热着呢!”
满桌的早点冒着热气,香气扑鼻——艾窝窝裹着豆沙,驴打滚沾着黄豆面,蟹黄汤包的皮薄得能看见里面的汤汁,酥皮点心层层酥脆。
还有黛玉没见过的褡裢火烧,夹着鲜嫩的肉馅,看得人食指大动。
“玉儿,快尝尝。”林蒹葭拿起一个蟹黄汤包,放在黛玉面前的小碟里,“小心烫,看看与江南有什么不同。”
黛玉小心翼翼地咬了一口,鲜美的汤汁在嘴里散开,鲜甜得她心里美滋滋的。
她又尝了尝艾窝窝,软糯的口感裹着甜豆沙,也是她喜欢的味道。她抬起头,看着林蒹葭,眼里满是笑意:“姐姐,真好吃。”
“好吃就多吃点。”林蒹葭又给她夹了块酥皮点心,“往后每天都让陈忠去买不同的,咱们把京里的好吃的都尝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