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关于柴家。
有很多人不明白我为什么要给柴家和柴敬那么多的情节和戏份,那我就在这里解释一下。
嬴炎的现代潜意识对他有影响但是不多,就算有影响也不可能让他真正共情那些黔首。
而他本人又是公子,是真正的特权阶级。
毕竟现代人穿越到古代,喊着什么为天下黔首百姓的,太不符合行为逻辑了。
要是大家穿越,真的会这么搞吗?
更别说一个公子了。
那么就需要设置一个能勉强够得上秦嬴王族又还没有脱离黔首阶层的长辈。
母亲作为这个长辈最为合适。
最直观的就是母亲的戏份偏多。
嬴炎越在意母亲,就越能通过母亲来真正看到最底层的黔首。
看到才能产生其他的情绪。
所以这个母亲在他这里的比重就是要重!
因为她其实是高高在上的特权公子和黔首之间的“桥梁”。
嬴炎了解柴家的发家史,明白最底层黔首的坚守、不屈,才能真正的爱民。
柴敬在这篇文里最重要的作用就是这个。
不是!这年头讲点逻辑还是我的错了?
至于后期可能有关于秦始皇和柴敬之间的“造谣”,但是这是在那个时空的历史当中的。
这文里柴敬作为嬴炎的母亲,大秦的太后,她礼法上就是秦始皇的妻子。
就算他们之间根本没有感情,那被后世调侃造谣之类的不正常吗?比重又不高。
如果无法接受,可以离开。
不要说什么莫名其妙的自创角色为什么要给人家加那么多乱七八糟的戏!!
正文——
《山海经》记载:“蛮蛮”是一种预示水灾的凶兽,《西山经》载:“有鸟焉,其状如凫,而一翼一目,相得乃飞,名曰蛮蛮,见则天下大水。”
秦人重视占卜与灾异,若提及“蛮蛮”,多数暗指天象示警或自然灾害。
秦蛮蛮,大秦的蛮蛮?
倒也的确符合固有印象。
嬴炎倒是发现了华点——秦乃是国号,说不准这秦蛮蛮就是大秦宗室子弟?
大秦宗室子弟=他的后人。
一时间眼神都温和了一些。
秦蛮蛮很是阳光开朗:【之前呢,先播放了三段微型剪辑。现在我们进入正题——从各个方面讲解大秦四位顶级明君!事先保命:仅限个人观点,并非权威。】
素手一挥,四张纸牌依次排开,上面分别写着——秦始皇嬴政、秦太宗嬴炎、秦昭帝嬴昭华、秦宪帝嬴寰。
<按照顺序先讲秦始皇!!!>
<我更喜欢秦太宗!!其他历史博主一般都是先讲秦太宗的!!!>
<昭皇帝不好吗?>
<宪皇帝……,算了当我没来过。>
【介于秦始皇和秦太宗是父子,太过相近,我们就先讲秦太宗——】
<耶——!!蛮蛮可真……>
【的母亲。】
<……,把我养的很差。>
<《变如脸》,哈哈哈哈!!>
秦太宗的母亲柴敬:“?”你们不是讲皇帝吗?怎么讲起她来了?
并不是很想被注意,手动拜拜。
柴敬没有得偿所愿,始皇帝当然是在天幕提起她的第一时间就去叫人过来了。
柴敬并不是经常被一堆人这样注视,尤其这些人之中还有一个秦始皇嬴政——她的夫君。
柴敬露出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微笑。
她入宫的时候恰逢攻打赵国陷入僵局,和嬴政之间难得的几场房事都是被单方面的发泄——体验并不好,心理阴影都出来了。
救救救救救我!!!
嬴政在打量她——
柴敬长得极好,能献给他的没有不是美人的,面若桃李、眼眸似波。只能说十九一看就知道是挑了父母双方的优点长。
嬴炎孝顺的给她安排好了小案,就在自己旁边:“阿母这边!”
柴敬一米七六,嬴炎这个时候比自己的母亲还低一些(一米七),不过也差不多,母子两个跪坐在一起一般高。
十九公子拿了一把好看的团扇给阿母扇风,小声:“阿母阿母,蛮蛮夸你呢。不用不好意思。”
柴敬:……儿啊,不是所有人都喜欢被人夸上天然后让天下所有人知道的。
【说起这位正统帝太后,那必然离不开柴家。为了更好的了解柴敬以推演出她的教育孩子的方式,咱们先简单往前梳理一下柴家的发家史。】
<这个话题有点冷门,有意思。>
<众所周知——在华国追求冷门是一件很热门的事。柴家在秦初可一点都不冷门。>
<为了挖出秦太宗的教育培养方式,历朝历代没少研究柴家,最后发现纯属天时地利人和。>
柴家?
现如今柴家的领头人是柴敬的父亲柴集——一个曾经从过军的老兵。
不过嬴政不知道这一点,霸道的下令命柴集尽快进咸阳宫。
【柴家,真正黔首的一代一代托举后辈并往上爬的真实写照。最开始的那位——名“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