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催更的爷加更)
第二天一早,在炉山宾馆的会议室,由小于总和胡小敏牵头,我们双方进行了有关木材加工厂的落地事宜的初步磋商。
邛山县国土、农业、交通、投促等几个部门的局长也都参加,看到这一伙人,我一脑门的问号:他们是昨晚就到的,还是今天早晨赶来的?
可能是被丁鉴灌酒太多的缘故,小于总耷皮耷拉的,一点精气神都没有,他说了,凡事都由他身边一名男子、也就是他的“助理”协商,他只负责拍板。反观我们这边,胡小敏县长则神采奕奕的,精神得很,举手投足之间有一种掌控全盘的气场。
小于总的助理说,这一次他们到邛山县雪冻镇投资,是受丁鉴副书记邀约的,经过前期的考察,公司一致判定树林村的资源勉勉强强,基本达到了要求。然后,这名助理说了很多但是,比如道路交通条件太差、森林资源过于分散、配套生活环境不行等等等,差点就把我们说得一无是处。
商人嘛,酒桌上的时候什么都好说,但是真正到了谈判桌上,就死命压价,这个大家都懂。所以胡小敏县长就跟他们迂回,你来我往,唇枪舌剑,扯了差不多大半个早上。
漫天要价和就地还钱的关系。
最终,双方初步约定,由于总在雪冻镇树林村开办一家新型人造板生产企业,致力于成为山南省“林板房一体化”新型建筑建材业领先企业,注册资金1个亿。
对于这一个亿,我是不信的。在我的印象中,这些商人总是这样,吹嘘一个亿,投入一两万,剩下的全部靠贷款,羊毛出在羊身上。
不过,这些都不是我该操心的事,只要厂子落地了,真正运转起来,树林村有好处,这样就够了。
他们商量的用地、税务等一系列事情太过于复杂,我大部分听不懂,就在笔记本上画小人玩,一直等到他们征求我的意见时,我才开口说话。
按照初步设计,树林村是以土地和森林资源入股的,占股20%,对于这些我都没有意见,反正合理不合理自然有县里的一帮干部在评估。我只是提出来,第一批样板房能不能造50栋,这些房子就送给树林村,由我们来经营?
小于总他们做板材,有一个最基础的业务,就是移动可拆卸板房的建设,我之前问过大于总,这种房屋的成本大约在10万元,要是再刨去木材成本的情况下,也就是一些人工成本,约莫5、6万元的样子,可以由树林村出基础原料,于总他们负责生产,平时就放在村头上,不仅起到展示的作用,还能由我们村当作度假酒店经营,对于双方都是好事。
既是样板房,又是经营实体。
“几百万的房屋,说送你们就送你们了?”小于总的助理是个精明的商人,他听说树林村要拿这些样板房来当度假别墅用,就想着要谈一点分成。商人嘛,见到利益就想咬一口,先谈谈总不会错,万一我们这边松口同意呢?
可是我没有理会助理的意见,而是看向小于总,说于总您的意见是什么?
我之前就托丁鉴向大于总摸了底,晓得基本没有问题,所以才胸有成竹地咨询小于总的意见,小于总估计也是听大于总说过这个事,所以他就回答我说,这个事情基本没有问题,回去他跟公司再确认一下。
至此,一场谈判基本算是结束,双方在比较愉快的氛围中约定,共同抽人组成专班,草拟合同和投资规划,下周再由大于总到邛山县搞一个签约仪式。
谈判完当然就是就餐,餐后小于总要赶到云阳去乘飞机,我们到酒店门口送行。
把小于总一行人送走之后,胡小敏把我拉到了一边。她问我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要选样板房来做经营,其实在她的内心里,是更倾向于让于总他们出点钱,来改善树林村的基础设施的。
“我想搞一点有造血能力的东西,不想老是依靠别人。”对于县长大人的问题,我回答得很清楚。我说,要是这个度假酒店群搞成了,树林村的就业就能解决一部分,何不趁这个机会,把这些房子拿下呢,就算是经营不善,也可以分给村民们住嘛,于总他们对外标价不是30万嘛,也算是分福利。
“30万那只是哄鬼的,15万都够呛。”胡小敏不屑地说,总共就四个房间小房子,厨房客厅跟巴掌那样大,这种房子放在云阳可能真值30万,可是放在你的树林村,村民们大致是看不上眼的。
农村人的房子,宽得跟天一样,谁稀罕这个袖珍屋。
我没有跟胡小敏争,只是强调说,反正是赖来的,就给我折腾吧,万一搞成了呢?
胡小敏笑笑没说话,说到底这其实就几栋房子的问题,对于她这种掌管一县的领导来说,根本就无所谓,就算我头天到手,第二天就一把火把房子烧了,她也不会在意。
“对了,有个事情你得帮我。”我跟胡小敏说,树林村的基础设施太差了,村民们吃完饭之后,什么文体活动都没有,娱乐项目不是造人运动就是打牌赌博,这不好。能不能请她安排住建局和文体部门,给我们树林村修一个篮球场,野蛮一下村民们的身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