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的人心在李卫国一番恳切而有力的陈词后重新凝聚,如同给青山皮具公司这艘刚刚启航的船只压上了坚实的舱石,使其在初遇的风浪中稳住了船身。然而,李卫国深知,真正的远航,需要的不仅是内部的稳固,更需要在广阔的市场海洋中劈波斩浪,用实打实的业绩和声誉,去击碎一切流言与诋毁。
机会,很快伴随着挑战一同到来。
陈嘉佑从新加坡发来电报,告知了一个重要消息:春季广交会即将在广州举行。这是中国对外贸易最重要的窗口,万商云集,机遇无限。陈嘉佑通过自己的渠道,为青山皮具公司争取到了一个宝贵的、位于服装辅料展区的标准展位。他要求公司务必在最短时间内,准备好最能代表公司实力和特色的展品,并派出精干团队前往。
“广交会!”接到消息的李卫国,眼中爆发出灼热的光芒。这才是真正面向全球的舞台!如果能在此一鸣惊人,之前所有的阴霾都将被一扫而空!
时间紧迫,任务艰巨。李卫国立刻召集核心骨干,成立了广交会筹备小组,亲自挂帅。展品是重中之重。他们决定兵分两路:一路,由何森和李小红负责,依托合资公司的设备和设计优势,加班加点,精心制作几款融合了现代设计理念与植物鞣制皮料独特质感的高端公文包、女士手袋和旅行箱包样品,主打“天然、奢华、独特”的概念。另一路,则由李卫国亲自把关,从老联合社储备的顶级皮料中,挑选出纹理最美、鞣制最为出色的几张原皮,进行精细的打磨和保养,作为原料实力的直观展示。那枚几经改良、已臻精致的山形钥匙扣,也被列为重点展品,代表着小件皮具的开发潜力。
与此同时,参展人员的选拔和培训也同步进行。李卫国决定亲自带队,成员包括英语较好的外贸公司小张、对产品工艺了如指掌的李小红,以及负责后勤保障的赵老实。他对参展团队进行了密集的培训,不仅是产品知识的考核,更包括商务礼仪、谈判技巧乃至应对各种突发情况的预案。
就在筹备工作进入最后冲刺阶段时,一个意想不到的“麻烦”找上门来——县里和地区好几家相关单位的领导,或是亲自打招呼,或是通过秘书递话,希望能“安排”几个名额,随同参展团队一起去广交会“见见世面”、“学习考察”。
明眼人都知道,这所谓的“学习考察”,多半是借机公费旅游。若在平时,李卫国或许会权衡利弊,适当安排。但此次广交会关乎公司生死存亡,名额有限,经费紧张,他绝不允许有任何闲杂人等影响团队的专注和效率。
陈总经理面露难色:“卫国,这些都是得罪不起的单位啊,要不……象征性地带一两个?”
“一个都不带!”李卫国斩钉截铁,没有丝毫回旋余地,“陈总,广交会不是旅游团!我们是去打仗的,是去为古塬县、为青山公司挣前途的!带上不相干的人,不仅增加负担,还可能干扰正事!这个恶人,我来做!”
他亲自一一回复那些领导,态度恭敬,理由充分:“……感谢领导关心!此次参展任务重,压力大,行程安排极为紧凑,恐无法周到接待,怠慢了领导反而不好。待我们凯旋,一定第一时间向各位领导详细汇报成果!”
他的强硬态度,自然引来了一些不满和非议,但李卫国浑然不顾。他知道,在关键时刻,必须有所取舍,优柔寡断只会坏事。
终于,在所有准备工作就绪后,李卫国带领着精干的五人参展小组,登上了南下的火车。一路无话,每个人的心头都沉甸甸的,充满了期待与紧张。
当踏入人头攒动、琳琅满目的广交会展馆时,即便是李卫国,也被这空前盛大的场面所震撼。来自世界各地的客商,各种肤色,各种语言,汇聚成一片商业的海洋。与他们相比,青山公司那个小小的标准展位,显得如此不起眼。
但李卫国没有气馁。他指挥着众人,将展位布置得简洁而富有特色。几张顶级皮料如同艺术品般被悬挂展示,散发着温润的光泽;几款精心打造的箱包样品错落有致地陈列,设计现代又不失东方韵味;那枚山形钥匙扣被单独放在一个精致的展示架上,旁边附有中英文的工艺说明。
开幕初期,他们的展位前确实有些冷清。来自沿海地区、设计更新潮的皮具产品吸引了更多目光。李小红和小张有些焦急,李卫国却沉稳依旧:“沉住气,好东西自己会说话。”
他让李小红用流利的英语,主动向驻足的外商介绍植物鞣制的工艺特点和环保特性;让小张负责接待国内客商,重点阐述合资背景和品质保障;他自己则目光如炬,观察着过往客商的神情,寻找着潜在的目标客户。
转机出现在第二天下午。一位头发花白、气质儒雅的欧洲老者在他的展位前停留了许久,他戴着白手套,极其专业地仔细触摸、审视着那几张展示的皮料,又拿起那枚钥匙扣反复观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