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都市公安局法医中心,地下二层。
这里隔绝了楼外的雨声与喧嚣,只有通风系统低沉的嗡鸣,以及各种精密仪器运行时细微的滴答与电流声。
空气里弥漫着消毒水、化学试剂以及一种若有若无的、属于死亡本身的冰冷气息。
苏棠的专属实验室灯火通明,堪比无菌手术室。
此刻,她正站在宽大的不锈钢实验台前,台上依次摆放着从韦乜芳和徐阳案发现场提取的关键物证——那两本《罪行录》。
它们安静地躺在那里,牛皮纸封面在冷白灯光下泛着朴素的光泽,然而内里承载的,却是令人不寒而栗的内容与……秘密。
常规的指纹、DNA提取工作早已完成,结果如预料般干净,凶手谨慎得没有留下任何直接的身份线索。现在,苏棠将注意力集中到了册子本身——它们的材质。
她首先拿起《罪行录一》,凑近鼻尖,轻轻嗅了嗅。除了纸张、油墨本身的味道,那股在韦乜芳案发现场就注意到的、若有若无的甜腻腥气,在这里,在排除了环境干扰后,变得清晰了一些。
不是血液干涸后的铁锈味,也不是腐败产生的恶臭,而是一种……更奇特,更难以形容的味道,仿佛某种物质被精心提纯、混合后,试图模仿“生命”的气息,却最终只留下一种造作的、令人作呕的甜腥。
她戴上更高倍数的放大镜,用精细的镊子,小心翼翼地从一个空白页的边缘,剥离下极其微小的一缕纸张纤维。
动作轻柔得如同在进行微雕。
然后将这缕纤维放入样本盒,推向实验台另一端连接着的一台大型光谱-质谱联用仪。
仪器开始工作,发出低沉的运行声。
屏幕上,复杂的化学分子式和数据流开始滚动。
苏棠没有等待,她如法炮制,对《罪行录二》进行了同样的取样和分析流程。
徐阳案中的册子,也散发着几乎一模一样的特殊气味。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实验室里只有仪器运行的声音。
苏棠抱着手臂,靠在实验台边,目光落在两本册子上,琥珀色的眼眸里思绪翻涌。
强迫性窒息…精密的外科手术与生物电子工程…现在,是这刻意制造的特殊纸张。
凶手的“仪式感”越来越强,涉及的领域也越来越广。
这绝不是一个冲动犯罪的暴徒,而是一个有耐心、有知识、有资源,并且有着强烈表达欲的……“艺术家”。
一个以惩罚和展示为乐的黑暗艺术家。
“嘀——嘀——”
联用仪发出分析完成的提示音。
苏棠立刻走到屏幕前,调取分析报告。
首先是对纸张基底的分析,结果正常,是市面上较高档的铜版纸。
但紧接着,附着在纸张纤维上的特殊涂层成分分析结果,让苏棠的瞳孔骤然收缩。
报告显示,涂层中含有多种有机化合物,包括一些用于保持纸张柔韧性和耐久性的化学制剂,这很正常。
但异常的是,其中检测出了高浓度的羟基磷灰石微晶,以及多种特定的胶原蛋白片段和微量元素谱,其成分比例……
苏棠的手指在触摸屏上快速滑动,调取了内部数据库进行比对。
她的脸色一点点变得苍白,嘴唇微微抿紧。
比对结果清晰地显示:这些羟基磷灰石微晶、胶原蛋白片段以及微量元素谱(如锶、锌、铅的特定比值),与人类骨骼、尤其是骨髓组织的成分高度吻合。
不是动物骨骼。
是人的。
凶手,在用受害者的骨髓,或者至少是富含骨髓成分的骨骼研磨提取物,经过特殊处理后,作为添加剂混合在纸张的涂层里!
一股寒意无法抑制地从尾椎骨窜上头顶,让她几乎要打一个冷颤。
她见过无数血腥残暴的现场,解剖过支离破碎的尸体,但这一次,这种冷静的、充满亵渎意味的、将人的生命本质如此物化利用的方式,让她感到了另一种层面的恶心与愤怒。
这不再是简单的杀人。
这是一种极致的侮辱,一种仪式性的玷污。凶手不仅在剥夺生命,还在用受害者的“骨血”,来装订记录其“罪行”的册子。
这仿佛是在宣告:你的存在是污秽的,连同你的血肉骨骼,都只配成为你罪证的载体。
她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将两份报告打印出来。
纸张从打印机里吐出的声音,在此刻听起来格外刺耳。
拿着还带着余温的报告,苏棠快步离开实验室,径直走向楼上刑侦支队的办公区。
陆珩的办公室门开着,他正站在白板前,上面贴满了韦乜芳和徐阳的照片、社会关系图、案件时间线以及现场照片。
陈默、老王、林静等人也在,气氛凝重。
苏棠没有敲门,直接走了进去,将两份报告“啪”地一声放在了陆珩面前的桌子上。
“检测结果出来了。”她的声音失去了往常那种略带戏谑的语调,变得异常低沉和严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