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品食材行藏在老城区的巷子里,推开玻璃门时,一股混合着松露、鹅肝与新鲜香草的气息扑面而来。
货架上整齐码着进口食材,玻璃冷藏柜里的意大利黑松露裹着湿润的泥土,标签上的价格让刚进门的陈默倒吸一口凉气。
“王哥,我们是市局的,想问问关于‘老饕’的订单。”
陆珩掏出证件,目光扫过冷藏柜里的食材——这些都是“饕餮轩”宴会上出现过的高端食材,和苏棠检测的“菜品”原料完全对应。
老板王哥搓着手,脸上带着几分谨慎:“‘老饕’啊……这客户怪得很,半年前开始在我这儿订食材,每次都要最好的。”
“意大利黑松露要A级的,鹅肝得是法国朗德省的,连香草都得是当天现采的。”他拉开抽屉,拿出一叠订单,“你看,每次订单都用邮件发,不打电话,付款是海外匿名账户,从来没见过本人。”
陆珩拿起订单,上面只写着食材名称、数量和送货地址——城郊的一个临时快递点,没有具体联系人。
“他每次订多少?送货时间固定吗?”
“每次量都不一样,但肯定够办一场宴会的。”王哥回忆道,“送货时间固定在每周三下午,我让伙计送过去,每次都没人签收,就放在快递点的货架上,回头再看就没了。”
陈默凑过来看冷藏柜里的黑松露,指着标签上的价格小声嘀咕:“我的天,这一小块就三千多?比我一个月工资还贵!凶手这‘食材成本’也太高了吧?”
陆珩白了他一眼:“现在知道这案子不简单了?人家连浪费都嫌‘不配’,用的食材自然得‘够格’。”
他转头问王哥:“‘老饕’有没有提过这些食材要用来做什么?或者有没有说过宴会的事?”
王哥摇头:“从来没提过,就只关心食材新鲜度,有时候食材晚到半天,还会发邮件质问。”
他忽然想起什么:“对了,有次我伙计送货,说看到快递点有个穿深色风衣的男人拿过类似的食材箱,身高大概一米八左右,戴着帽子和口罩,看不清脸。”
“深色风衣,一米八……”陆珩记下这个特征,和之前餐具指纹的男性特征隐约能对上,“麻烦王哥把你伙计的联系方式给我们,我们再详细问问。”
离开食材行,三人驱车前往美食评论家老郑的工作室。
老郑的工作室堆满了美食杂志和食谱,墙上挂着他和各国厨师的合影。
听说警方是为“老饕”的事来的,老郑的脸色瞬间变了。
“你们也在查‘老饕’?”
老郑给三人倒了茶,语气凝重:“这人是圈子里的神秘人物,半年前开始办私人宴会,邀请的都是美食圈的人,但规矩特别严——必须吃完所有菜品,哪怕剩一口都不行。”
“有人没吃完吗?”苏棠追问。
“有一次,一个企业家吃不下剩下半块牛排,‘老饕’当场就翻脸了。”老郑回忆道,“他没露面,就通过麦克风说话,声音低沉,说‘浪费食物是对饥饿者的亵渎,你不配坐在这张桌子上’。”
“然后让人把那企业家架了出去,从那以后,没人敢在他的宴会上浪费。”
陆珩拿出第1名失踪者的照片——美食博主赵琳:“您认识她吗?她半年前参加过‘老饕’的宴会后就失踪了。”
老郑看到照片,愣了愣:“认识,赵琳是美食圈的新人,很敢说。那次宴会她还吐槽‘老饕’的菜品‘太刻意,少了烟火气’,现在想想……”
他没继续说,但脸色更白了:“那是她最后一次出现在圈子里,后来就听说她失踪了,我还以为是出国了。”
“‘老饕’的宴会在哪里办?你知道具体地址吗?”陆珩问。
老郑摇头:“每次宴会地址都不一样,都是宴会前一天用匿名短信通知,而且只去一次,下次再办就换地方。”
“我去过一次,在深山里的别墅,装修豪华,但没看到工作人员,只有‘老饕’的声音通过音响传来。”
从老郑工作室出来,三人回到警局。
技术队的小陈已经在等他们,手里拿着蜡烛匿名号码的查询结果。
“陆队,苏法医,宴会布置团队提供的那个号码查不到任何信息。”
“是虚拟空号,注册信息全是假的,发送短信的IP地址每次都不一样,都是公共WiFi,没法追踪。”
“他们还说什么了?”苏棠问。
“刘经理说,那个发消息的人,每次只提蜡烛的摆放位置,比如‘宴会厅中央烛台,六根红黄蓝三色蜡烛’。”
小陈补充道:“其他什么都不问,连蜡烛的来源都没说过,而且每次消息都在宴会前一天发,发完就再也联系不上了。”
陆珩坐在办公桌前,把线索一一列在白板上:
- 宴会主人“老饕”:匿名采购高端食材,海外账户付款,每周三下午取货(深色风衣,180cm),办宴会惩罚浪费者,赵琳失踪与他有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