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台被捕获的“清道夫”单位被迅速转移至技术小组的核心工坊,一个被严密屏蔽和监控的区域。它们静静地躺在工作台上,漆黑的装甲在冷光灯下泛着幽光,流畅的线条和精密的关节无声地展示着与废土格格不入的、属于旧时代巅峰的工业美学。
螺丝和他的团队成员围在周围,眼神中混杂着惊叹、警惕和一种近乎饥渴的研究欲望。这是他们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完整地接触公司的现役先进装备。
“外部装甲是某种复合陶瓷与吸波材料,结构接缝采用分子级焊接,几乎无法无损拆解。”一名负责结构分析的工程师报告道,他的探针在“清道夫”光滑的外壳上滑过,找不到任何明显的突破口。
“能量核心已经移除,但其内部仍有备用电容在维持基础回路。检测到微弱的、非标准加密信号持续外发……是定位信标?还是数据回传?”另一名负责信号分析的女孩盯着频谱仪上那规律跳动的微小脉冲,眉头紧锁。
“必须立刻屏蔽所有信号,并尝试进行非破坏性内部结构扫描。”夜莺的声音从通讯器中传来,她本人并未亲至,以免可能存在的未知风险,但她的意识通过灵能网络,能模糊地感知到这两台机械造物散发出的、冰冷的“秩序”之力,与“盖亚”节点同源,却又更加尖锐、更具侵略性。
技术小组立刻行动起来,启动了最强的电磁屏蔽场,并开始利用从“盖亚”数据包中新学会的深层物质扫描技术。无形的探测波束渗透进“清道夫”的内部,将复杂的内部结构一点点在屏幕上构建出来。
结果令人震撼。
内部是高度集成化的模块设计,大量运用了液态金属关节和光导神经束,能源利用效率高得惊人。其传感器阵列远超灰烬堡垒现有的任何设备,尤其是那种能够微弱干扰灵能场的“灵能遮蔽立场”发生器,其原理让技术小组看得似懂非懂,既感到深奥,又隐约觉得与“信念共振核心”有某种反向的共通之处。
“看这里,”螺丝指着扫描图像中一个被多重保护的独立模块,“这个结构……不像是一般的控制核心,更像是……外接指令接收和身份验证单元?”
“你的意思是,它们可能不是完全自主的?需要更高一级的单位,比如指挥节点,或者母机,来进行复杂决策和授权?”山猫不知何时也来到了工坊门口,抱着手臂问道。他对这些技术细节不太懂,但对战术层面的可能性极其敏感。
“很有可能。”螺丝点头,“它们更像是最前端的‘触须’,执行预设程序,并将感知数据回传。真正的‘大脑’在后方。”
这个推断让所有人心中一沉。如果真是这样,那就意味着公司投入的侦察力量是一个体系,而非孤立的单位。拔掉几根“触须”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反而可能暴露自身,并促使对方派出更强大的“大脑”或更具攻击性的单位。
“能逆向工程吗?尤其是那个灵能遮蔽立场和它的传感器?”老狼更关心实际应用。
“非常困难。”螺丝坦言,“材料、工艺、能源,我们都远远达不到。但是……理解其原理,或许能帮助我们研发出更有效的反制手段。比如,我们可以尝试调整灵能网络的波动频率,让这种遮蔽立场失效,或者……让我们的防御系统能更早发现它们。”
就在技术小组争分夺秒地分析“清道夫”时,夜莺独自一人,再次来到了西侧地下入口。
她盘膝坐下,手握“星火”,准备进行日常的滋养功课。但今天,她的心境与以往略有不同。接触了公司高度发达的“秩序”侧科技造物后,她更加深刻地意识到“盖亚”节点所代表的古老智慧是何等宝贵,也更能体会到它此刻的虚弱与挣扎。
她将意识沉静下来,引导着温和的灵能,缓缓送入地底。
这一次,她不再仅仅满足于感受那微弱的心跳。她尝试着,将自己的一个疑问,一个意念,如同投入古井的石子,轻轻传递过去:
“那些……‘清道夫’……它们的力量,与你同源,却又如此不同……为什么?”
没有期待回答,这只是她心绪的一种延伸。
然而,就在这个意念伴随着灵能流融入那片沉寂的黑暗后不久,夜莺的脑海中,突然“炸响”了一连串破碎、混乱、却无比清晰的影像碎片:
* **宏伟的银色大厅,无数身穿白色制服的研究人员穿梭忙碌。**
* **一个巨大的、散发着柔和白光的立方体悬浮在大厅中央,表面流淌着无尽的数据流——那是“盖亚”核心的某个主节点。**
* **激烈的争论,投影屏幕上划分出两条截然不同的技术路线:一条趋向于与生命、意识融合的“共生进化”;另一条则趋向于绝对控制、纯化、摒弃“不可控生物因素”的“机械飞升”。**
* **分裂!白光立方体内部仿佛发生了爆炸,一部分数据流和物理结构被强行剥离、封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