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玄霄陷入了更深的沉思,眉头紧锁,如同一尊石雕,久久不动。
洞外的王耀祖看着他这副模样,莫名的,打了个寒颤。
这小子……又在琢磨什么吓人的玩意儿?
后山,禁闭石洞。
王耀祖斜靠在洞口大石头上,嘴里叼着草茎。他看着洞内盘膝而坐,宛如石像的李玄霄。
“我说小子,”王耀祖吐掉草茎,“你坐多久了?屁股不疼啊?还真打算坐地飞升?”
他语气带着过来人的沧桑和嘲弄:“别琢磨了,这世道,修来修去,还不是一抔黄土?性命双修,炼神还虚,都是老家伙骗人的玩意儿,真有那么神,怎么没几个蹦跶上天?”
洞内,李玄霄眼皮未抬,声音平静传出:“井蛙不可语于海,拘于虚;夏虫不可语于冰,笃于时。”
“你……”王耀祖噎住,差点跳起来,“嘿!你小子还教训老夫?老夫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米都多!”
李玄霄不再言语。他的意识早已沉入内景。
内景中没有日月星辰,没有山川草木,只有一片混沌虚无,以及虚无中央,那一点明灭不定的“真我”灵光。
性?命?这是修行者绕不开的终极命题。
性是天生之质,本真灵光。
命是后天之躯,炁之运转根基。
道家常言,性命双修,方为大道。
何为性?
虚无缥缈,却真实不虚的“真灵”?
洞彻万物,明悟本心的“慧光”?
何为命?
肉体凡胎?
体内流转不息的“炁”?
维系生命存在的“先天一炁”?
李玄霄的意识在内景中思索、碰撞。
他想起三一门藏书中的上古典籍,神话传说中的境界。
三花聚顶?五气朝元?斩三尸成道?
这些传说荒诞不经,却隐隐指向一个核心——超越单纯能量积累,触及更根本的生命本质。
他反观自身《逆生三重》。
号称直指飞升,核心似乎更侧重“炼精化炁”、“炼炁化神”中的“炁”环。
将后天之炁逆反为先天一炁,再以先天一炁淬炼、改造肉身,最终完美炁化。
这是一条强大道路,尤其在“炁”的运用和杀伐上。
但完美炁化之后呢?
羽化登仙?
师父左若童已是此道极致,却坦言前路不明。
秃鹫山老道士传授“九寰问道剑”,直言“此路已尽”。
《逆生三重》修出的“先天一炁”,本质上还是“炁”的范畴,并未真正触及“性”与“命”的根本?
它能让肉身近乎不朽,能量精纯,但对“性光”壮大,“真灵”锤炼,帮助有限?
李玄霄感觉到潜在的失衡。
他的能量(炁)在《逆生三重》和系统忍术加持下飞速提升。
但他的精神,“性”,或者说灵魂本质强度,似乎跟不上这爆炸性成长。
就像孩童挥舞越来越沉重的铁锤,力量大,掌控力滞后。长此以往,恐会出问题。
性命……性命……意识在内景中低语。
必须找到同时锤炼“性”与“命”的道路!
《逆生三重》是“命”功极致,“性”功呢?
传说中的法门,观想存神?
内丹结胎?洗练魂魄?
听起来有道理,但如何操作?
没有传承,没有指引,如同盲人摸象。
“路,是人走出来的!”李玄霄想起自己对老道士的话,对师父的承诺。
没有现成康庄大道,那就自己蹚出一条路!
思路清晰。
《逆生三重》主修先天一炁,这是“命”的根基,不能放弃。
突破口在哪里?
“九寰问道剑!”意识闪过老道士雨中演练剑法的画面,系统解析出的信息。
“剑即金丹,丹成则仙……”“将周身经脉化为剑脉,以剑意代替金丹,在丹田铸就无上剑胎……”这门剑法不只是杀伐术,核心更像炼体之法?
“炼精之法”?以剑意锤炼肉身,将身体打磨成无上神兵?
精、气、神……思路豁然开朗。
道家理论,精足化炁,炁满化神,神全合道。
《逆生三重》侧重“炁”与“神”转化,对最初“炼精化炁”似乎未深挖。
“九寰问道剑”恰恰提供一种可能“炼精”之法!
以剑意锻打肉身,锤炼的是“精”!肉身锤炼到极致,自然反哺“炁”,使得先天一炁更凝练、浑厚!
“炁”足够强大,进一步滋养“神”,壮大“性光”!
这似乎形成一个完美闭环!后续能否真的凝结“金丹”,炼出“元婴”,化为“元神”……听起来像玄幻小说设定,但按这个世界逻辑推演,并非完全不可能!
至少,这是一条值得尝试的道路!
一条以《逆生三重》为基,以“九寰问道剑”锤炼肉身,最终实现“精炁神”圆满,性命齐修的道路!
“呼……”
当李玄霄再次睁开眼睛,洞内光线柔和,灰尘在光柱中缓缓飘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