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岸边的金军中军大帐内,完颜亮将手中的急报狠狠砸在案上。帐内烛火摇曳,映得他脸上的青筋根根暴起,眼中满是暴戾与慌乱。乌禄在东京登基称帝的消息,如同晴天霹雳,击碎了他“立马吴山第一峰”的美梦。
“传朕旨意!”完颜亮猛地拔出腰间佩刀,刀刃劈在案角,木屑飞溅。“大军即刻北归!先回师平了乌禄的叛乱,再回头踏平临安!”
帐外将领闻声涌入,一个个面带忧色。他们深知,大军已深入宋境数百里,粮草补给本就紧张,若此时仓促北撤,不仅之前的损耗白费,还可能遭遇宋军的追击。可面对完颜亮的怒火,没人敢先开口劝阻。
就在这时,佞臣李通突然跪倒在地,膝行几步,高声劝谏:“陛下万万不可!臣斗胆进言,我军已深入宋境腹地,如今无功而返,将士本就低落的士气定会彻底溃散!更可怕的是,宋军若察觉我军北撤,必然从后追杀,届时我军腹背受敌,恐有全军覆没之险啊!”
李通的话如同一盆冷水,让完颜亮的怒火稍缓。他握着刀柄的手微微松动,眉头紧锁,在帐内焦躁踱步,乌禄在后方如同插在他心上的一把刀,不除不快;可若不北归,叛军一旦站稳脚跟,自己便会沦为无家可归的孤魂野鬼。
“那便分兵!”完颜亮停下脚步,眼中闪过一丝决断:“朕亲自率领一半兵马北还平乱,余下将士由你统领,继续渡江伐宋!待朕平定内乱,即刻回师与你们汇合,一同攻克临安!”
“陛下,这更不可!”李通连忙摇头,语气急切的说道:“您是大军的主心骨,若您北归,留下的将士没了依仗,斗志只会更加松懈,说不定还会因思乡哗变!依臣之见,不如换个计策,先令燕北诸军率先渡江,他们多是北方健儿,思乡之心最重。待他们渡江后,即刻焚毁所有战船,绝了他们的退路!”
他抬头看向完颜亮,眼中闪烁着阴狠的光:“将士们没了后退的念头,只能拼死南进,到那时,宋军再强也抵挡不住!等灭了南宋,陛下声威震动天下,再回师平叛,乌禄那点势力,不过是举手之劳便可荡平!”
这番话如同一剂强心针,瞬间击中了完颜亮的要害。他盯着李通,眼中的慌乱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贪婪与狠厉。他太想拿下南宋了,不仅是为了江山,更是为了临安的美女与财富,为了那句“立马吴山第一峰”的誓言。
“好!就依你之言!”完颜亮猛地一拍案,语气斩钉截铁道:“兵贵神速,明日一早,便令燕北诸军从瓜洲渡口渡江!传朕的命令,谁敢后退半步,无论是将领还是士卒,一律立斩不赦!”
李通连忙磕头谢恩:“陛下英明!此战定能一举灭宋,成就千古霸业!”
帐内将领们却面面相觑,眼中满是不安。他们早已探知,宋军早已在长江南岸严阵以待,强行渡江无异于送死。可看着完颜亮眼中的杀意,没人敢提出异议,只能躬身领命,心中却已埋下了反抗的种子。
当晚,金军大营内一片死寂。燕北诸军的士兵们围着篝火,望着北方的星空,脸上满是绝望。他们不知道,这场由暴君野心引发的战争,即将把他们推向死亡的深渊,也将为完颜亮的末日,埋下最后的伏笔。
宋高宗赵构在得知金军南侵的消息后,任命老将刘锜为江淮浙西制置使,统领宋军布防长江防线。刘锜深知金军骁勇,却也看出他们长途奔袭、士气低落的弱点,特意在长江沿岸布置了大量火箭与投石机,还挑选了数百名善水战的士兵,潜伏在江边芦苇丛中,等待金军渡江。
次日天刚蒙蒙亮,金军燕北诸军便推着三百余艘战船,浩浩荡荡地驶向长江,船上的金兵一个个面带紧张,握着兵器的手微微发抖。
当金军战船行至长江中游时,突然听到岸边号角齐鸣。紧接着,无数火箭如同流星般射向战船,密密麻麻,遮天蔽日。金军战船多是木质结构,遇火即燃,瞬间便成了一片火海。船上的金兵惨叫着跳江逃生,却被潜伏在芦苇丛中的宋军士兵斩杀,江水被染成了暗红色。
不到一个时辰,金军三百余艘战船便被烧毁大半,死伤士兵不计其数。侥幸逃回北岸的金兵,一个个惊魂未定,提起宋军便面露惧色,再也没了往日的嚣张。
消息传回金军大营,完颜亮气得暴跳如雷。他没想到,自己精心策划的渡江之战,竟会败得如此狼狈。他召集所有将领,站在高台上,手中握着马鞭,指着众将厉声喝道:“三日!朕只给你们三日时间!三日内必须渡过长江,若再敢延误,无论是将领还是士卒,一律斩无赦!”
将领们闻言,一个个吓得脸色惨白,可面对完颜亮的威胁,他们只能硬着头皮应下。
接下来的两日,金军多次尝试渡江,却都被宋军的火箭与投石机击退,死伤惨重。将士们的斗志越来越低,逃跑的士兵也越来越多。骁骑将军高僧见此情景,心中不忍,暗中串联了几位将领,准备带着麾下士兵偷偷北逃,远离这场无意义的战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