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的追查,并未大张旗鼓,而是如同暗夜中的毒蛇,悄无声息地逼近目标。
那片“幽州麻”布料,成了关键的突破口。这种麻布质地坚韧,但色泽偏暗,常用于北地军士的内衣或底层仆役的服装。在成都,使用此种布料的人并不多。
“灰雀”们暗中排查了所有与北方有贸易往来的布庄、成衣铺,甚至检查了近期登记入城、籍贯北方的流民和商队随从。最终,线索集中在了一家位于城西、看似普通的车马行—— “北风驿”。
这家车马行主要承接成都至汉中等地的货物运输,东家姓张,自称并州人士,背景看似清白。但“灰雀”发现,这家驿站的几名核心车夫和护卫,身手矫健,不似寻常苦力,而且他们偶尔会聚集在城郊一处废弃的砖窑内,行为鬼祟。
郭嘉没有立刻动手抓人,而是采取了更耐心的监视。他推断,破坏电报线路这等专业行动,绝非几个车夫能独立完成,背后必有精通格物之学的工匠指挥,并且一定有隐藏更深的联络人。
果然,在连续三天的严密监视下,“灰雀”发现一名“北风驿”的车夫,深夜悄悄潜入城南的一间棺材铺!这间棺材铺的老板,是一个沉默寡言、手艺精湛的老木匠,姓李,平日里深居简出。
“棺材铺……倒是会选地方。”郭嘉得到汇报后,嗤笑一声。利用这种不引人注目的行业作为掩护,确是间谍的常用手段。
他下令对棺材铺进行全方位监控,同时暗中调查李木匠的底细。调查发现,此人大约是五年前迁来成都,自称凉州人士,但口音略有差异,其木匠手艺极高,尤其擅长制作一些结构复杂的机关匣盒,甚至曾为格物院的外围项目提供过一些木制构件。
“就是他!”郭嘉几乎可以肯定,这个李木匠,就是曹魏派来、负责技术指导和破坏行动的核心人物之一。
为了摸清其整个网络,郭嘉依旧按兵不动。他利用“北风驿”与棺材铺之间的联络,顺藤摸瓜,又发现了负责传递消息的信使(伪装成走街串巷的货郎),以及负责提供资金和协调的幕后主使——竟然是在“儒格之辩”中跳得最凶、之后又悄然隐退的那名“饱学隐士”!
此人真名已不可考,化名“玄明先生”,表面上是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清流,暗地里却与北方世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接受司马懿提供的金帛,负责在荆益内部物色和拉拢对格物新政不满的失意文人,并协调破坏行动。
一张潜伏在荆益内部的破坏网络,已然清晰浮现:以“玄明先生”为策划和资金提供者,以“北风驿”为行动人员和物资中转站,以李木匠为技术核心和执行者。
时机成熟,收网的时候到了。
这一夜,月黑风高。
丞相府签发了雷霆般的抓捕令。徐庶亲自带队,兵分三路,同时直扑“玄明先生”的宅邸、“北风驿”以及城南棺材铺。
“玄明先生”正在书房内与几名心腹密议下一步散播谣言的计划,被破门而入的士兵当场擒获,搜出了大量与北方往来的密信和金银。他面如死灰,瘫软在地。
“北风驿”内,几名正准备再次外出行动的核心成员试图反抗,但他们面对的是徐庶麾下最精锐的白毦卫,片刻之间便被全部制服,驿站内搜出了隐藏的兵器、特制酸液以及尚未传递出去的情报。
而抓捕李木匠的过程,则稍显波折。
当士兵包围棺材铺时,铺内竟悄无声息。强行破门后,发现铺内空无一人,只有一些尚未完工的棺木和工具。但郭嘉早已料到对方可能有密道或机关。
他亲自进入铺内,仔细观察着地面和墙壁的灰尘痕迹,最终在一面靠墙的货架后方,发现了一道极其隐蔽的暗门。暗门之后,是一条通向地下的狭窄通道。
徐庶带领数名好手,点燃火把,谨慎入内。地道并不长,尽头是一间小小的密室。密室内,李木匠正手忙脚乱地焚烧着图纸,身边还摆放着几件制作精巧、显然是用于破坏或窃密的工具。
“束手就擒!”徐庶厉声喝道。
李木匠见退路已绝,眼中闪过一丝绝望的凶光,猛地从怀中掏出一个拳头大小的黑色铁球,就要砸向地面——那显然是一种同归于尽的爆炸物!
千钧一发之际,一道锐利的破空声响起!
一枚细小的弩箭,如同毒蛇出洞,精准地射穿了李木匠的手腕!他惨叫一声,铁球脱手落下,被旁边一名眼疾手快的白毦卫凌空抄住。
众人回头,只见郭嘉不知何时已出现在地道入口,手中把玩着一架小巧的腕弩,脸上带着慵懒而危险的笑容。
“在嘉面前玩火,还嫩了点。”
李木匠被成功捕获,所有图纸和工具均被缴获。
此次雷霆行动,一举端掉了曹魏在荆益核心区域的一个重要间谍网络,缴获了大量证据,沉重打击了司马懿的渗透计划。荆益内部为之一肃。
然而,在审讯“玄明先生”时,他却透露了一个令人不安的消息:像他这样的网络,司马懿布置的,绝不止一个。而且,下一次的破坏,将不再是电报线路这种“软目标”。
真正的风暴,似乎才刚刚开始。
喜欢平定东夷后,我与卧龙去种田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平定东夷后,我与卧龙去种田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